第286章 阻止開辦新織造局-《正德大帝》
第(3/3)頁
但朱厚照承認楊一清的回答算是稍微有點價值。
朱厚照看向王瓊與康海:“兩位愛卿,有什么看法?”
楊一清松了一口氣,雖然他不知道皇帝對自己的回答滿意不滿意,但至少自己沒有惹惱皇帝。
王瓊決定既要裝瘋賣傻,又要適當的提點一下陛下,畢竟自己是內閣首輔,不能顯得和楊一清一樣沒用,說些皇帝陛下都能知道的廢話。
于是,王瓊先拱手作揖:“臣剛才言語有失,還先請陛下恕罪,臣竟言百姓乃愚民,實乃昏聵之言,但剛才臣又細想了想,非民愚鈍,而是士紳們愚頑也!
士紳等皆以為內廷開織造局必會奪利于民,焉不知開辦織造局,利用蒸汽機,可以奪海外之大利也,雖犧牲小利,但以大利補之后,依舊是利于社稷與黎民百姓的。”
王瓊這么一說,康海先明白了過來:“陛下,首揆所言雖對亦不對,非士紳們愚頑,亦非百姓們愚鈍,而是內廷宦官多是行為不端巧取豪奪之輩,惹士民警惕憎惡也是有情可查,是故,臣因為,新織造局開辦被士民所阻,不是因為士民愚鈍而是宦官不被天下人信任也!臣認為,陛下可派文臣去開辦新織造局?!?
朱厚照此時已聽得出來,這三個閣臣里面,就康海是最實誠的,其余兩個明顯都是在裝瘋賣傻,王瓊還好點,拐著彎的提醒自己,但一下子順便提醒了康海,使得康海直接把對王瓊言外之意的理解先說了出來。
但王瓊現在很惱恨康海,他現在已經從張忠那拉長的臉上表情看得出來,自己被康海的坑慘了,自己明明已經沒有直言宦官的腐敗導致了內廷不被百姓喜歡,但偏偏康海卻把自己的理解說了出來,讓張忠以為自己這些外朝臣在拐著彎的削弱他們這些內廷官員的權力。
張忠有了這個意思倒不要緊,王瓊擔心的是,皇帝朱厚照會有這樣的擔心,擔心外朝臣依舊在想奪走內廷的權利。
而偏偏康海還把文官想奪走內廷權利的內心目的給說了出來,雖然,理由很好,但王瓊相信,康海一定不會有好果子吃,因為陛下是不會愿意讓內廷把權力交出來的。
王瓊現在就等著看康海的笑話,看康海是現在被龍顏大怒的皇帝陛下趕出殿堂,還是在接下來的幾天后被張忠進讒言,然后被罷官。
朱厚照沒有龍顏大怒,也不準備讓康海被罷官,此時的他,只在心里感慨道:
“這就是大明官場!
即便是閣臣也只會選擇好替你的話說給自己聽,最多也只是拐著彎的提醒自己一下,如果自己是一個不算聰明的皇帝的話,只怕也無法從這樣的閣臣嘴里明白真正的緣由。
但偏偏康海這種腦子一想透就直接說出來的官員才容易得罪人,自己身后的谷大用明顯不高興,而自己也不會因為宦官被士民排斥而放棄使用這幫宦官”。
朱厚照得承認在古代當皇帝,以為振臂一呼,底下的官員們就群起響應,把一個個新事物普及得很成功的事是不可能的。
因為,就算自己是皇帝,也無法保證個個官員都能和自己推心置腹,一心只為著國家利益著想。
說到底,官員們還都是以維護自己的利益的為首要目的,即要先保住自己的烏紗帽,才會去談什么國家利益,即便被逼無奈要談談國家利益,也不敢說的太直白,而避免得罪太多的人。
但無論如何,三位閣臣的話還是讓朱厚照明白了一些緣由,開始明白這里面是跟百姓們不信任宦官有關系,說到底也是內廷公信力下降導致的。
朱厚照不知道羅祥清廉程度如何,雖然內廷官員會有御史言官立案彈劾,而且還能被停職再調查,但羅祥目前還沒有被御史言官彈劾過。
但朱厚照知道現在自己得讓百姓沒有這個顧慮。
“解鈴還須系鈴人,既然百姓們們認為內廷官員是來盤剝他們的,那就趁此機會改變一下內廷官員的影響,康海,擬旨,著羅祥以超市價五成的價格收購棉花等作物,且要公示出來,通過報刊等讓整個松江府乃至南直隸的百姓們都知道,羅祥來松江府開辦織造局是來解決松江府棉花滯銷問題與增加百姓收入的!”
朱厚照說完后,王瓊心里就嘆了一口氣,心道:“完了,陛下果然天縱英主,自己的小心思被他看出來了,要不然他也不會讓康海擬旨,明顯,康海直言讓陛下更加受用,而反倒是自己和楊一清被陛下給輕視了,這下子自己的首輔之位岌岌可危呀!”
楊一清這時候也算是徹底明白了,皇帝朱厚照想要的是什么答案,但他倒沒有王瓊那么失落,只是在心里暗嘆:“在內閣做陛下近臣也非易事?。 ?
……
羅祥得到朱厚照的諭旨后,就立即開始照辦,先把高價收購棉花與生絲的告示貼了出來。
百姓們知道都驚愕住了。
“不是說,這些朝廷派來的閹豎會壓低我們采購價格嗎,怎么會突然變成這樣!這是真的嗎?”
百姓們議論歸議論,但因為這告示一出,對新織造局的阻礙也的確減少了許多。
而此時的江南一些搞紡織業的士紳們則都大為驚訝起來,因為他們也沒想到朝廷會直接提高這么高的采購價格,這也就意味著自己已經無法組織百姓們來阻止朝廷開辦新織造局的決議。
不過也有一些江南士紳們在堅持著,大喊道:“這些都是假告示,是內廷的大珰們來忽悠人的,怎么可能以高市價五成的價格收購!這根本不可能!”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