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張瑩瑩聞言大驚,如今皇宮守衛皆是呂布爪牙,即便呂布身在千里之外,可這安邑城卻已經成了油鹽不進的呂家私地,官員兵馬,都是呂氏信徒心腹,皇帝若此時與呂布決裂,只會是自取滅亡。 “陛下不可,曹操狗急跳墻想拉陛下下水,一旦與丞相反目,陛下身在安邑,首當其沖,城中呂氏爪牙千千萬萬,如何能夠抵擋?” “朕自然知道,朕當然不會蠢到與呂布決裂,只是在他分神自顧不暇之際,趁機撈一些好處罷了,如今局面千載難逢,城中各處官吏空缺嚴重,甚至有的部門面臨裁撤的境地,中書令無人可用,也力不從心,既要兼顧繁重的后勤工作,還要保持政務的通暢,已經是很為難了。重設尚書省,既能緩解中書省用人的壓力,更能為朕在各處安插親信,將政務一點點收回,豈非一舉兩得,而且名正言順。即便丞相心中或有不甘,但待事發之后,也就生米做成熟飯,由不得他了。”皇帝自顧說著,有些得意洋洋。 “可在急切之中,陛下從何處去尋找那許多官員用來任免?” “這有何難,朕身為皇帝,自是無數士子心中向往之處,歷屆太學院、博士院都是朕的可用之才,更有平日間投名納信的士子數不勝數,此時非常時期,皆是可用之輩。” 見皇帝興致高昂,張瑩瑩雖然心中害怕,卻不敢再多言,只勸他小心行事,不可冒進傷了君臣和氣。 皇帝答應,并讓張瑩瑩修書一封給她的父親張遼,讓他從中牽制呂布,讓呂布生有顧忌,內外憂患之下,由不得他不妥協 張瑩瑩一想,如今她與皇帝同氣連枝,一榮俱榮一損俱損,若能得父親全力相助,或者大事真能成功,她知道父親向來忠義,又統領重兵鎮守一方,若能曉之于大義,必能讓他全力相助,即便不能,至少也不會走路風聲,壞了皇帝大事。 次日朝堂散會,皇帝怒氣沖沖而歸,不問原因,張瑩瑩便知是重設中書省的事遇到了阻礙。 只得暗嘆一口氣問皇帝:“可是政令受阻?” “這群呂氏門犬,身為我大漢朝臣,卻忠于外臣之事,重設尚書省本是利國利民的大好事,可在他們口中,卻變成了禍國殃民的亂政,更將朕一通羞辱,敢說朕少不更事,簡直可惡。” 這樣的結局,皇帝也不是沒有想到多,只是想象與現實的差距可能天差地遠,等到事到臨頭,可能一時真的難以接受。 挫敗并沒有讓皇帝偃旗息鼓,反而更加激發了他的斗志,一連幾日都與一眾心腹在暗室之中密謀。 朝堂中事,皇帝也并不向她透露太多,只知道似乎進來很有些進展,皇帝的笑顏一日多過一日。 這日,皇帝與一眾心腹密謀散會已是入夜時分,皇帝遣散眾人,回到皇后宮里,心情說不出的愉悅,與皇后一番胡鬧后,將睡之際,卻被內侍急喚而去。 當夜皇帝并沒有再回后宮,甚至一連幾天都把自己關在未央宮中,不出宮門一步。 張瑩瑩早在當夜便知道了其中的內情,一眾皇帝心腹當晚與皇帝密謀歸家途中,盡被官軍就地絞殺,領軍之人正是呂布心腹舊臣奮武校尉侯成,侯成手持中書令手書,上蓋六部大印,有廷尉高柔簽署,奉命捉拿妖言惑眾圖謀不軌者,若有反抗就地格殺。 若有反抗,就地格殺八個字,其實傳遞了一個很明確的訊息,就是不管你反抗不反抗,都會是就地格殺的結局,侯成不是一個蠢人,自然知道詔令上的意思,皇帝心腹十幾人,全部被他斬殺在宮門之外,沒有一人能夠逃脫。 然而令皇帝悲傷的事不僅如此,伏氏僅剩的一個皇子也在當夜墜水身亡,情形幾與他的胞兄別無二致。 皇帝連夜逼問宮人,杖斃隨從十幾人,卻還是沒有問出只言片語。 伏氏得知僅存之子身死,當夜便在掖庭懸梁自盡。 此事不止讓皇宮之中人人噤若寒蟬,就連安邑城中也一時風聲鶴唳,帝相政權之爭慘烈至此,已經到了撕破臉皮的程度,只怕今后丞相歸來,朝中事將再不像此前一樣平靜。 皇帝一連消沉好幾日,他又一次聚集起來的小集團,轉眼之間就灰飛煙滅,呂布遠在千里之外,可即便只有呂布的爪牙,也能夠輕易翻轉乾坤。此時的呂布已經不像是當年洛陽的呂布,他對安邑的掌控,就像是身體發膚,已經牢牢的刻上他的印記,任誰也無法替代。 對于這種情形,張瑩瑩也插不上話,皇帝拒人于千里之外,誰都不見,讓她這個皇后也毫無辦法。 這樣的情形并沒有持續多久,因為就在三天之后,朝中傳來丞相大敗曹操于壽春,收復揚州之戰大獲全勝,揚州遼闊之地,僅剩江東、會稽、廬江等長江以南之地被孫權占據,長江以北盡歸朝廷所有。 一時間安邑人心大震。 但也有一個詭異的消息在民間瘋狂流傳,丞相呂布在大戰中失蹤了,生死不明! 喜歡三國之狼行天下請大家收藏:()三國之狼行天下手打吧更新速度最快。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