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寇季就看到了呂夷簡三人早就到了。 寇季入了資事堂,向趙禎施禮過后,趙禎笑著道:“四哥,大理使節進京了……” 寇季笑著道:“帶了不少財貨?” 趙禎笑容燦爛的點頭。 由不得趙禎不高興。 種世衡和朱能攻入到了大理以后,幾乎每日都有進項奏報到朝廷。 朝廷已經先后得到了種世衡送回來的六筆錢財。 其中最大的一筆,就是種世衡派人先大理使節一步送回來的敲詐大理王的一百萬貫。 如今大理使節又送錢上門了,隨后朝廷還要借此敲詐大理一筆。 朝廷借著一場簡單的戰事,收獲了數筆,趙禎自然高興。 面對寇季的疑問,趙禎笑道:“鴻臚寺的人粗略的點算過,珠寶玉石三箱、金一箱、銀兩箱、銅錠六箱,還有其他的奇珍若干,粗略估計價值一百萬貫。” 寇季思量了一下道:“那就得讓大理再出價值兩百萬貫的東西,官家便可以饒恕他們。” “一條人命一百萬嗎?” 呂夷簡摸索著胡須,沉吟了一聲,仰著頭看著寇季道:“是不是太少了?” 王曾和張知白一起點頭,表示贊同呂夷簡的說法。 寇季嘴角抽搐了一下。 大宋的官員,以前并不知道大理很有錢。 所以大理每次送一丁點東西過來,他們就以為大理獻上了厚禮。 還回贈了更厚的禮物給大理。 如今知道了大理有錢,并且在大宋的壓榨下,如此痛快的給了錢。 呂夷簡等人的胃口也跟著高了起來。 在他們眼里,大理沒有被逼到急眼的份上,就有繼續壓榨的價值。 大理若是一直不急眼,他們可以一直壓榨下去。 寇季輕咳了一聲,“四百萬貫,應該是大理郡王段素真能拿出的極限,再加,他恐怕會興兵。大理雖然很有錢,但錢財并不全在段素真手里。 就像是我們大宋,錢財多不勝數。 可皇家手里握著的錢,永遠都是少數。” 呂夷簡皺起了眉頭,道:“那下一次呢?下一次大理郡王拿不出錢,我們問他要什么?割地嗎?” 寇季點點頭,“自然……我們如今已經占據了建昌府四部之地,隨后再次爆發戰事,就會占據建昌府府城。到時候,建昌府一半的疆土就會歸于我大宋,剩下的一半,也會被從大理身上切割下來。 到時候我們問段素真要建昌府,他肯定會答應。” 王曾撫摸著胡須道:“一旦我大宋兵馬占據了建昌府府城。建昌府內剩下的大理之地,就夾在了我大宋川府和大理建昌府府城。 大理郡王想要管束那些地方,必須經過我們的地方。 我們不讓路,那些地方他也管束不了。 他肯定不會為了那點地方,跟我大宋興兵。 所以我大宋提出割讓整個建昌府的時候,他一定會答應。” 寇季緩緩點頭,“拿下了建昌府,消化了建昌府,等我們的兵馬徹底站穩了腳跟以后,就可以故技重施,繼續從大理身上割肉。 用同樣的方法再拿下一府,應該就到大理的極限了。 動第三府的時候,大理必然跟我們刀兵相向。 到時候就是我們動用重兵,一舉攻破大理的時候。 有建昌府內歸化的大理人幫忙,我們在拿下了大理以后,就能施行大理人治大理的策略。 大理境內,諸如楊家、高家一類的豪族,也可以予以保留。 只要他們向我們獻上一定的錢財。” 王曾疑惑的看著寇季,“你不怕那些豪族坐大嗎?” 寇季反問道:“他們不坐大,我們如何動手收拾他們?” 王曾愣愣的盯著寇季。 寇季坦言道:“我們是為了用最小的代價拿下大理、平定大理,才留下的他們。留下他們就是給大理境內的其他豪族做一個榜樣,讓其他豪族們知道,我大宋只是要將大理納入版圖,不是想清除他們。 只要給他們足夠的善意,他們一定會幫著我大宋,平息大理境內的一些反抗力量。 等我大宋徹底消化了大理以后,自然要清楚他們。” 王曾追問道:“大理境內烏蠻頗多。到時候那些烏蠻如何處理?” 寇季沉聲道:“烏蠻跟我們秉性不同,習性也不同,放著他們不管,他們容易跟我大宋遷移過去的百姓起沖突。 所以,我們可以給他們錢,給他們糧,讓他們幫我大宋去征戰。 他們中間好斗的人不少,只要稍微做一些手腳,他們就會順著我們的心思,幫我們去南征北戰。” 寇季三言兩語,已經將大理的以后安排的妥妥當當的。 他幾乎將大理境內所有能發生的問題考慮了進去,也想到了應對所有問題的策略。 如今,只需要一步一步的依照寇季的謀劃往前推行就好。 趙禎沉默著聽完了寇季的一席話,看向了呂夷簡三人。 “三位愛卿覺得四哥說的如何?” 呂夷簡三人對視了一眼,齊齊搖頭。 顯然,他們對寇季的策略,并沒有異議。 他們也說不出其他的異議。 因為目前為止,大宋對外戰事,幾乎都是寇季在主導。 寇季主導的幾場戰事,基本上都取得了重大的戰果。 所以寇季在兵事上做出的一些策略,他們還是信服的。 此外,就算他們有異議,說出來也沒什么用。 目前正在大理征戰的是禁軍將士。 禁軍歸樞密院掌管,禁軍的兵事,其他衙門沒有插手的資格。 寇季身為樞密使,他定下的策略,只要趙禎不反對,就能貫徹的落實到底。 其他人就算是再反對,也沒有用。 趙禎見呂夷簡三人沒有異議,就緩緩點頭道:“既然三位愛卿沒有異議,那就依照四哥說的辦。朕回頭會召見大理使節,四哥和三位愛卿就在邊上陪著吧。” “喏……”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