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0791章 朝廷命官不是青皮混混!-《北頌》


    第(1/3)頁

    寇季一番話說完,垂拱殿內的百官們一個個皺著眉頭,默不作聲。

    文臣不似武臣。

    武臣在當值的時候,如果掛印而去,九成九得掉腦袋,若是因此出現的重大的紕漏的話,搞不好要被夷三族。

    文臣就不同,文臣當值的時候掛印而去,朝廷一般不會追究。

    若是因此產生什么重大紕漏的話,朝廷也很少追究。

    文臣已經習慣了如此行事,也習慣了在當值期間,發生了重大紕漏以后,掛印而去,避開責罰。

    寇季如今將此事搬到朝堂上說,并且要重處祥符縣知縣閆仁義,算是觸碰到了文臣的利益。

    所以文臣們明知道祥符縣知縣閆仁義的做法有錯,也無人張口。

    寇季見垂拱殿里的百官們默不作聲,就哼了一聲道:“我等要離開朝堂,尚且要上書吏部、上書內廷、上書官家,以求恩準。

    他閆仁義小小的一個知縣,居然比我等的架子還大?

    若是朝廷命官誰想當就當,不想當就不當。

    那朝廷顏面何存?”

    說到此處。

    寇季一臉正色的對趙禎一禮,“臣寇季,懇請官家降罪于閆仁義,以正視聽。”

    百官們見此,心頭一跳。

    百官們心里清楚,寇季很少在滿朝文武面前正正經經的說話。

    一旦正正經經的說話,那就說明寇季會盯著此事不放。

    以寇季的身份,盯著一個閆仁義不放,閆仁義必死。

    “臣贊成寇樞密的話,臣也覺得,官家應降罪于閆仁義。”

    有人在此事,站出來力挺寇季。

    百官們循聲望去,就看到了賈昌朝出現在了班列之外,正等著趙禎訓示。

    賈昌朝一開口,一些左右搖擺,猶豫不決的官員,也紛紛開口。

    有文臣,也有武臣。

    他們皆開口贊成寇季的話。

    一個閆仁義而已,在他們眼里,只不過是一個芝麻綠豆大的小官。

    為了一個小官的性命,跟寇季去磕,太過愚蠢。

    趙禎在垂拱殿內近半數的官員表態以后,緩緩點點頭,“朕知道了……”

    說完這話,趙禎目光落在了一直沒有開口的呂夷簡三人身上。

    “三位愛卿以為如何?”

    呂夷簡三人聞言,對視了一眼,心中苦笑了一聲。

    他們之所以一直沒有表態,是因為他們猜到了一些百官們猜不到的東西。

    在他們眼里,寇季和趙禎同穿一條褲子,寇季當著滿朝文武說出的話,便是趙禎的意思。

    趙禎和寇季,一個大宋皇帝,一個大宋樞密使,特地將一個小官的性命搬到朝堂上說,背后的目的恐怕不僅僅是想要小官性命那么簡單。

    以他們兩個人的身份,要一個小官的性命,就跟碾死一只螞蟻似的。

    無論是趙禎派人拿著旨意去追上閆仁義,將其掐死在路上,還是寇季動用職權,弄死閆仁義,朝堂上都不會有人說什么。

    所以,趙禎和寇季將閆仁義的事情搬到朝堂上說,必有謀劃。

    三人猜測,趙禎和寇季大概是想動一動類似的官制,想將官員們動不動就掛印而去的惡習,徹底扼殺。

    此事對他們三人沒有半點影響。

    因為以他們三人的身份,想要離開朝堂,必須要奏請趙禎恩準。

    真正會受到影響的,是那些官職相對而言比較低的文臣。

    此事對大宋而言,也算是一項善政。

    呂夷簡三人考慮了一番以后,覺得可以答應。

    所以呂夷簡三人再聽到了趙禎發問以后,齊齊出聲道:“一切由官家做主!”

    呂夷簡三人果斷將此事的決斷權交給了趙禎。

    趙禎聞言,滿意的點點頭,然后環視眾臣道:“朕以為,寇樞密言之有理。地方知縣,以及地方其他官員,乃是牧民之官。是我大宋治理地方最底層的官員,也是我大宋最重要的一批官員。

    太祖在位的時候,十分看重牧民之官。

    每一個牧民之官,太祖都會親自過問,親自挑選。

    由此可見牧民之官的重要性。

    如此重要的官職,容不下那些動不動就掛印而去的官。

    更容不下那些犯了錯以后,掛印而去,以此避禍的官。”

    說到此處,趙禎頓了一下,繼續道:“祥符縣知縣閆仁義,縱匪行兇,擅離職守,目無朝廷,目無君上。自今日起,罷黜其祥符縣知縣的身份,押解回京,秋后問斬。

    一應家財,盡數抄沒。

    朝廷追贈其先祖的封賞,一并追回。”

    趙禎對閆仁義的懲處,不可謂不重。

    但百官們沒有一個為閆仁義伸張的。

    “此事就交給刑部……”

    趙禎瞥了刑部尚書一眼,淡淡的說了一句。

    刑部尚書趕忙出班,答應了一聲。

    寇季在趙禎處置完了閆仁義以后,再次出班,道:“啟奏官家,臣以為,光處置一個閆仁義是遠遠不夠的。地方衙門的牧民之官,動不動就掛印而去,對地方百姓的生計影響極大,對朝廷的威信,以及朝廷對地方的治理,危害也十分大。

    所以臣以為,朝廷當推行一些約束的政令,約束地方官員不告知朝廷,就掛印而去之舉。”

    百官們聽完了寇季的話,略微愣了一下。

    趙禎在百官們發愣的時候,若有所思的點點頭道:“愛卿言之有理……一個閆仁義掛印而去,害的祥符縣一千多百姓。若是出現十個、百個閆仁義,那朕的江山就沒辦法治理了。

    掛印而去的事情,雖然方便了官員,卻危害了朝廷和百姓,所以不可取……”

    百官們中間有人反應了過來,剛準備出聲辯駁,就聽趙禎冷哼了一聲,道:“朝廷命官,旨在為朝廷牧民,為百姓謀福。而不是為了一己之私,一己方便,肆意妄為的。

    朝廷命官吃的俸祿,是百姓們繳納的賦稅。

    為了一己之私,置百姓們性命于不顧,那就該死。”

    趙禎此話一出,百官們無人再敢開口。

    趙禎此話,將百官們所有要辯駁的話,堵回了腹中。

    雖說朝野上下沒幾個官員真真正正的為國為民無私奉獻。

    但對外必須承認他們是為國為民無私奉獻的好官。

    趙禎一番話,占據著大義,百官們無從辯駁。

    呂夷簡三人在趙禎話音落地以后,悄無聲息的對視了一眼,三個人臉上皆流露出了果然如此的神情。

    趙禎見百官們無人開口辯駁,便出聲詢問寇季,“愛卿以為,對于那些置治下百姓于不顧,視朝廷為無物,隨意掛印而去的官員,當如何處置?”

    寇季毫不客氣的道:“身為牧民之官,眼中無民,身為朝廷命官,眼中無朝廷,當殺。”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