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威嚴不減-《反派他花樣作死》
第(1/3)頁
張溫拿著書卷,出了休息室經過院子便看到這副場景。
“都圍著干什么呢?上課了。”
然后一群學子急忙轉身,同手同腳的進入高級學堂,秦書緊跟其后,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坐了下來。
張溫開始講課。
“這節課,我們要講的是善辯之道。”說到這里,張溫瞟了一眼眾人,“我知道大家很多人不削辯論,孔子更是說過‘巧言令色鮮矣仁’這話,大家可能認為善辯者花言巧語,只會動嘴皮子的人,只能勝人于口,而不能服人之心,多半沒有真才學識。”
“辯論本身有如此這般的是是非非,古往今來,對能言善辯的評議更是莫衷一是。能言善辯者的另幾種形容詞句就是巧言令色、巧舌如簧、嘴尖皮厚等,從‘鮮矣仁’、‘顏之厚’到‘腹中空’都是貶責善辯者的話語。至于其背后為人所指為‘耍嘴皮子的、會吹牛的’更是司空見慣。
的確,能言善辯者犀利的辭鋒、華麗的言詞常常失去理趣就只能是徒然的浮華語句的堆砌,只能迷人眼目卻沒有多少實際內涵。以理據持辯,以平和的心態說理是真正辯道所倡之原則。
《天啟史》有言‘郭先生以三寸之舌,強于百萬之師。’在天啟與西遼戰爭之時,郭宓先生一人孤身前往敵軍大營,與敵將說明利弊,三言兩語就避免了一場戰事,還收復了燕齊十三州。
在很多時候,善辯者,只需動一動嘴,便勝過千軍萬馬......”
張溫緩緩道來,本來面上掛著點輕視的學子,紛紛變得認真重視起來。
秦書有些意外,張溫身為這個時代土生土長的人,竟然能有這般學問和見識,完全不像他腦子中想的那群只會“之乎者也”的老古董......很難得,果然能擔任尚書房這個全天啟最好學堂的教書先生,張溫本人算是學識淵博,見識廣闊了。
“我現在找一個人,與我對辯,給大家示范一下。”說著,張溫又看向了最后一排的秦書,“秦五公子,你上前來。”
“是。”
秦書起身上前,站在張溫的對面。
“今日,我們就以天為辯,辯天是否可視為人。”張溫繼續道,“我辯天不可為人,秦五公子辯天可為人。”
說完,張溫渾身氣勢一邊,從之前的海納百川般寬和從容變得如一柄利劍般鋒芒畢露。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