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獻俘(14)-《大宋之光》
第(2/3)頁
吃完早餐的宋朝城市居民該做什么就做什么去,在途中見有僧侶化緣;偶爾還會隨便扔給他們幾文錢。
有個叫趙林的人任開封府司戶參軍,他的工作就是登記幾戶新搬到城里的人家的情況;不到中午就完成了所有工作,于是就去自己常去的老店下館子去了。
中午下館子:酒店任爾挑,服務(wù)熱情周到——北宋的第三產(chǎn)業(yè)如此的發(fā)達跟社會環(huán)境有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
當時東京汴梁的酒樓正店有72戶,其余數(shù)不清的都是小店謂之“腳店”。
其中最有名的是位于馬行街的“白礬樓”,后改為“豐樂樓”。
豐樂樓東接東京最大的大道,宣和年間更三層相高,五樓相向,“各有飛橋欄檻,明暗相通,珠簾繡額,燈燭晃耀”,很是氣派。
另外有名的正店還有:城東宋門外仁和店、姜店;城西宜城樓、金梁橋下劉樓、曹門蠻王家。乳酪張家;城北八仙樓、鄭門河王家等。
宋朝的酒店管理以及服務(wù)都是不錯的,有包廂可以供客人挑選;還可以負責幫客人叫歌姬來助興。
負責唱菜名的小二當時叫“行菜”,廚房里面接聽的叫“著案”。
這些人都相當伶俐,基本上都是擅長“耳聽六路,眼觀八方”的角色,因為一旦行動不利索出了錯得罪了客人的話;不但會被客人罵,還要被酒店扣工錢,嚴重的甚至會被開除。
《東京夢華錄》記載:“散下盡合各人呼索,不容差錯。一有差錯,坐客白之主人,必加叱罵,或罰工價,甚者逐之。”
在東京汴梁的酒店里,還有專門幫著熱酒倒酒的人,稱之為茶博士、酒博士。
街坊婦人腰系青花布手巾,綰危髻為酒客換湯斟酒;不僅幫你把酒熱好,只要你的酒杯一空立馬給你滿上,這些酒博士很能察言觀色;不過優(yōu)質(zhì)的服務(wù)也不是那么好享受的,在宋朝喝一瓶好酒最低也得70文錢才辦得到;70文錢換算成后世的錢幣少說也得300元。
當時有名的酒不少,浙西產(chǎn)的皇華堂、浙東產(chǎn)的爰咨堂、揚州產(chǎn)的瓊花露、蘇州產(chǎn)的齊云清露、越州產(chǎn)的蓬萊春、南京產(chǎn)的秦淮春,應(yīng)有盡有;只要你兜里有足夠的錢,隨便你喝。
像開封府司戶參軍趙林這樣官職的人,一般都還是有能力一個月去幾次豐樂樓的。
東京小市民下午逛游樂場,看相撲、雜劇,不亦樂乎。
如果下午工作做完了,沒別的事的話;就可以約著朋友去游樂場逛逛,看看文藝演出什么的。
宋朝的游樂場所叫“瓦子”、“瓦肆”、“勾欄”等。
瓦子、瓦肆是城中較為大型的綜合性文藝演出場地,演出人員也大多是一些專業(yè)藝人,相對勾欄來說,要高檔不少。
勾欄僅是用欄桿、繩索、幕幛圍成的一個個小場地而已。
但不管是瓦肆還是勾欄,節(jié)目都是異常豐富的。
史料記載,當時汴梁城中有50多家瓦子,人們喜聞樂見的相撲、傀儡(木偶戲)、影戲、雜劇、背商謎、學鄉(xiāng)談等表演,應(yīng)有盡有。
完全解除宵禁是在北宋初年。兩宋有個很流行的詞——“籠袖驕民”,其意義一望而知。
宋朝城里人的夜生活是異常豐富的,每到晚上,汴梁城內(nèi)便燈火通明,人潮洶涌,紅燈高掛。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