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電影中也不吝于用一種浪漫的色調去表現這種感情模式中的悲哀,在前期(尤里視角)極盡浪漫不真實,在后期(濾鏡褪去后)則極盡暗淡幽冷?!? * “而諷刺的是,正是保羅所瞧不起的尤里與春奈,她們享受到了保羅求而不得的愛情?!? “那么問題來了,為什么方可以要花費大量的篇幅,重新書寫尤里與春奈愛情的邏輯? “僅僅只是像大眾評論所說的,因為怕原著保羅和阿蘭的be走向太趕客,對男銅的書寫邏輯太招罵,所以寫一對金手指大開的爽片女銅來討好觀眾嗎?” “為什么我說,方可以這樣‘反客為主’、‘倒反天罡’的改編方式擯棄了普通意義上的‘形似’,得其神髓? “因為主旨是連貫的?!? “尤里和春奈是被設計出來的愛情范式,是保羅與阿蘭的對照組。” * coco的拉片視頻跳轉出分隔頁面: 《春奈的超越性》 “與循規蹈矩的尤里不同,春奈是一個野蠻且自由生長的人格。 “方可以在電影中并未過多贅述春奈的過去人生,從她只言片語的自我介紹,我們可以大致勾勒出一個普通藝妓的過去種種。 “大約就是因為各種原因進入置屋[2],作為普通的小舞妓學習表演,長大后成為藝妓,按部就班地接受包養,她喜歡過一個又一個男人,也曾經想過逃離,但又覺得這些愛都不是自己想要的,因此只在歡場中以聲色娛人。 “或許正是由于過早開始在社會中迎來送往,青春與滄桑同時匯聚于一人,她伶牙俐齒,思維敏捷,舉止優雅,將尖銳的攻擊性掩藏在優雅的儀態之下,但又保持著一種孩童般的熱情,在浮夸的笑容之后悄悄打量著世界。 “不同于各種文人筆下的審美造物,春奈既沒有因為自己的職業問題而顧影自憐、諱莫如深,當然,更沒有自我催眠成熱愛工作的倀鬼。 “她就是一個非常冷靜又現實的聰明女子,努力掙出一筆能養活自己的身家,隨即就想著退休,去過她‘健康又符合市井規范的生活’。 “她擁有的物質生活很少,但哪怕很少,也不妨礙她認真努力地過好自己的生活。察言觀色、做小俯低的生活沒有讓她喪失掉生命力,反而總是熱情地嘗試各種新風尚。 “阿蘭始終不能理解春奈供養自己到底是想從自己身上獲得什么。 “保羅理所當然地說,這是春奈在通過這種方式為自己曾經刮取男人錢財的行為懺悔。 “——順帶一提,這個情節設計得非常惡趣味。本質上來說,保羅或許就是這樣定義阿蘭與他的關系的,他潛意識里認為阿蘭是在用美色刮取他的財富,是一種對他的‘虧欠’。一旦形成了這種認知,他對阿蘭的愛就總是糅雜著猜疑與憂懼。 “但其實春奈并沒有什么復雜的想法,雖然她對尤里戲稱,‘一個從來都被人包養的人,也想試試包養別人的是什么滋味,你不知道,看到他敢怒不敢言的樣子可真好玩吶’顯得有些惡趣味,但我們都知道,她只是從阿蘭身上看到一個熟悉的自己。她想看看,如果在衣食無憂的情況下,又一個‘自己’能不能獲得自由。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