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在眾多高麗參的出口貿易中,大象集團的出口業務獨占鰲頭,究其原因,因為大象集團構建了一個很龐大的“采購,存儲和出口”三線為一條的高麗參“一條龍”服務。 準確地說,大象集團在韓國本土以極其低廉的成本采購質量上等的高麗參,然后充作中間人,囤積這些高麗參,像炒股票一樣,等待高麗參的價格上漲的時候,再一股腦出口到國外。 在此期間,大象集團就逐漸和全球高麗參需求最大的地區,建立了非常良好的出口合作關系---而這個對高麗參“需求若渴”的地區就是---中國香港! 只要是喜歡看香港電影,或者香港TVB電視劇的人就都知道,香港人喜歡煲湯,尤其喜歡煲“參湯”,更有甚者,一些香港的中產階級幾乎每日都要飲“參茶”,由此可見香港人對人參這種特殊食品的需求有多高。 而作為全韓國最大的食品貿易集團,大象公司更是與N多香港食品公司建立了長期的供貨關系,為香港人提供質量上等的高麗參,當然,以此同時大賺香港人的錢。 “低買高賣”就是大象集團在“高麗參海外貿易”中大賺特賺的不二法門。 …… 在了解到大象集團這一“弱點”之后,宋志超就開始尋思如何掐斷大象集團采購和出口這兩端的資源,讓大象集團“痛不欲生”。 香港那邊比較好辦,不要忘了,宋志超本身可是來自香港,并且在香港的時候也做過很長時間的“進出口”貿易,甚至把香港和大陸的商品賣到蘇聯,英國等地區,可是說在“對外貿易”方面是實打實的“老江湖”。 因此,宋志超讓戚萬達打電話過去,很快就搞清楚了與大象集團有貿易來往的幾家香港公司。 這幾家公司分別是,“香港福林公司”,“香港皇庭玉筵食材中心”以及“香港大富貴集團”等等。 在香港創業的時候,宋志超與這些公司多少也打過一些交道,不過后來宋志超忙于其它業務,就把這些事情轉交給了戚萬達去打理。 因此戚萬達與這些公司和集團的老板可是說很熟,簡直熟透了。 按照戚萬達的話來說:“都是一幫大富豪飲過酒,叫過妞,酒池肉林,紙醉金迷,風流事做盡結下來的純友誼……!” 還別說,戚萬達這些“純友誼”還挺管用,等宋志超算計之后,讓戚萬達打電話過去,這些人的回答基本上都是--- “安心,冇問題!” “一起搵錢,搞搞震!”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