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姑娘,我自幼混跡市井,那女子是不是被偷偷養著的外室,我自然能分辨清楚。” 總不能將大老爺進了那院子,兩扇大門一關,便同那女子抱在一起,待進了屋子,直接就脫衣與那女子互啃的情形說給姑娘聽吧? 張眉壽默默心領神會,接著問道:“那女子長什么模樣?大約什么年紀?可是獨居?” “長相頗好。”棉花誠然道:“瞧上去像是二十七八歲的模樣,卻非獨居,身邊還有一個八九歲的男孩子。” 阿荔忍不住驚訝地瞪大了眼睛。 七八歲的男孩子? 要么大老爺是勾搭上哪家的寡婦了;要么就是與那外室早已來往多年,而與那外室所生的兒子竟有可能比二少爺還要年長! 這個消息過于勁爆,阿荔深深地震驚了。 若是這個消息傳出去,大老爺還要不要活了? 上一世早已知曉的事情,張眉壽也沒有什么幸災樂禍的心情。 從那女子和孩子的年紀上來看,大約已是八九不離十了——想來這女子應當就是后來被大伯娶進門做續弦的“江氏”了。 祝又樘登基之后,聽取了謝遷的進言,為開化民風,一度鼓勵寡婦再嫁。 恰巧在那時,她的大伯娘柳氏“病死了”,隨后大伯張彥就迎娶了“寡婦江氏”進門,江氏還帶了個已經年近雙十的兒子做陪嫁。 說是寡婦再嫁,兒子是別人的,可張眉壽怎么瞧江氏那兒子怎么像她大伯…… 且那江氏,說是出身書香門第,但從規矩到做派,全無半點書香氣。 且彼時年已四十歲的人了,還半點不沉穩,矯作弄姿,老太太說她兩句她當眾便能大哭一場…… 那時已經步入古稀之年的老太太曾氣得罵道——究竟哪家的書香門第能教出這樣的女兒來?還不快站出來,好將這樣的女兒拖回去打死了了事! 恰巧那時江家舉家遷離了京城,倒真像是沒眼看這個嫁出去的“女兒”。 這些話,本被當作笑話一般傳入張眉壽的耳朵里,可張眉壽越想越不對勁。 祖母那話分明有著深意的。 所以,她一度懷疑什么寡婦繼子,什么出身書香,都只不過是大伯給自己扯來的遮羞布而已。 但彼時她已貴為皇后,不愿娘家鬧出丑聞來。且祖母都只忍著不發,顧及家中顏面,她自然也沒有理由深究大房的家事。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