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今年代表中國電影參與奧斯卡最佳外語片評選的是《邪不壓正》… 連提名都沒拿到。 國內,也沒怎么宣傳,討論的人都很少,不像去年選了《戰狼2》,然后被一堆人諷刺… 中國電影與奧斯卡的關系,有點像中國文學和諾貝爾的關系,由來已久,意味深長,不斷變化。 在莫言問鼎之前,文學界與諾貝爾的關系,和現在電影人的心理差不多。 一開始是覺得距離很遠,后來是覺得路子不對,再后來,冷靜下來后,雖然不能以諾貝爾馬頭是瞻,但那畢竟是一個世界性的標準。 直到有一天,莫言得獎了,國人才知道,才明顯感覺到,才真正意識到,那么多年轟轟烈烈、不斷進步、逐漸和世界接軌的中國當代文學,在內容品質、語言創造、人生質地、思想含量、情感濃度,藝術風格,等等,原來已經達到和世界文學完全平齊平坐的地步。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當然,諾貝爾是諾貝爾,電影是電影,不應該混為一談! 諾貝爾獎是所有國家的科學家拿出科研成果來評比,沒規定各個國籍的科學家有多少獲獎名額,換言之,也是誰牛逼誰獲獎,所以我們期待自己國家的科學家去拿諾貝爾獎也是有意義的。 然而奧斯卡——美國電影學院獎,說白了就是個美國電影界的場子,拿出一個名額給全世界其他國家的電影來競爭,說白了也就是裝裱一下所謂“多元化”而已,并沒什么多大的意義。 但你非要說這玩意跟政治有關,也不見得… 伊朗電影拿了好幾屆最佳外語片,當年美蘇爭霸,奧斯卡還把好幾屆的最佳外語片頒給了蘇聯的電影… …… 今年的奧斯卡原本邀請美國喜劇男星凱文·哈特主持,但由于他過去在推特上發表的恐同言論遭起底,引發爭議,沒辦法,凱文·哈特向LGBT族群道歉并辭去主持一職… 你看,這就是美國式的言論自由… 你丫還讓別人尊重自己的價值觀? 尊重你麻痹! “還沒恭喜你呢,最佳導演!” 達米恩擺了擺手:“可能性不大!” “…啊?”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