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一篇 當機會來敲門 15.淝水之戰(下)-《泣血征程之五胡亂華》


    第(1/3)頁

    為防止晉軍退守長江,達成在壽陽地區一舉殲滅晉軍主力的戰略目的,苻堅下令不得泄露他已經到達壽陽的秘密,“敢言吾至壽陽者拔舌”。保密工作做得相當不錯,當時,不僅謝石、謝玄不知道苻堅已經到達前線,連秦軍的前鋒將士們也不知道他們的天王陛下已經駕臨。

    苻堅此行,除了增加自己的危險系數,沒有任何意義。

    緊接著,苻堅出了一個昏招,派遣使者——朱序出使晉營,做政治勸降。

    就是那個在襄陽之戰中被俘虜的東晉將領朱序,終于被派上了用場。

    理論上是一招妙棋,有威懾敵膽之作用,但是,朱序到達晉軍軍營之后,不僅向晉軍報告了苻堅已到壽陽的消息,而且向謝石、謝玄和盤托出了秦軍部隊虛實情況,并建議:“若秦百萬之眾盡至,誠難與為敵,今乘諸軍未集,宜速擊之,若敗其前鋒,則彼已氣奪,可遂破也”(《資治通鑒》)。

    此時不打,等敵人大軍云集之后,死的就是“咱們”了!

    情況完全在苻堅意料之外,高官厚祿并沒有換來忠心,他的信任反倒為朱序的間諜行動提供便利。我相信,朱序在晉軍軍營中謀劃的,肯定包括那句“秦軍敗了”的呼喊。

    正是由于朱序的情報,東晉方面準確掌握了秦軍情況,在部將勸說下,晉軍統帥謝石決心向秦軍前鋒發起攻擊。

    十一月,謝石命令廣陵相劉牢之率五千精銳(北府兵)馳往洛澗,向前秦衛將軍梁成發起攻擊。梁成聞訊,依洛澗列陣以待。

    劉牢之進至洛澗之后,乘夜渡水,以夜襲的方式對梁成軍發動攻擊,一舉將其擊敗,陣斬梁成、王詠等十將,秦軍被殺及淹死者一萬五千人,秦揚州刺史王顯等人被俘,晉軍繳獲梁成軍全部軍械輜重。

    洛澗之勝是一次關鍵性的重大勝利,晉軍沖破了秦軍對淮河的封鎖,為后來的淝水之戰的勝利創造了有利的條件。更為重要的是,此戰的勝利,極大地鼓舞了晉軍將士的士氣,堅定了東晉方面的破敵信心,北府兵首戰告捷,為淝水之戰的勝利打下了基礎。前秦方面則恰恰相反,由于此次戰役的失敗,秦軍喪失了沿淮河對晉軍實施封鎖的有利局面,梁成軍幾乎全軍覆滅,挫傷了軍隊的士氣,對后來的決戰產生了極為不利的影響。

    苻堅親至壽陽后,并沒有對戰爭全局進行周密部署,而是心存幻想,派遣朱序勸降,意圖不戰而勝,反而將己方弱點暴露給晉軍。在兩軍對陣時,前秦方面明顯沒有進行周密謀劃,作為先鋒部隊的梁成遭到襲擊后,秦軍并未采取相應救援措施。一方面是由于晉軍突然反擊出其不意的效果;另一方面也說明秦軍在用兵上缺乏靈活機動的應變能力。

    而東晉在前秦大軍來勢兇猛之際,能夠以弱勢兵力堅守待時,后發制人,是極為正確的戰略決策。當發現梁成孤軍突出,與苻融主力部隊脫節的情況下,謝石、謝玄等人能夠當機立斷,拋棄消極防御的作戰意圖,及時抓住敵人破綻,派奇兵乘夜襲擊洛澗,攻敵所不備,戰果顯著。

    洛澗之戰取得勝利后,晉軍沿淮河水路并進,直抵壽陽東北淝水岸邊,于前秦部隊隔河對峙,淝水決戰態勢形成。

    公元383年十一月,決定中國歷史走向的秦、晉淝水之戰正式開始。

    淝水,也稱肥水,淮水支流之一,發源于古廬州(今安徽合肥)西北雞鳴山,分兩個支流,一支經合肥東,折向東南注入巢湖;一支經壽陽東北,改向西注入淮河。并不是什么長江大河,卻因為這場戰爭而名著史冊。

    在得知晉軍兵臨淝水之后,苻堅登上壽陽城頭觀察晉軍情況,但見對方部伍嚴整,將士精銳,又遙望遠處八公山上,草木皆類人形,誤以為也是晉軍士兵,回過頭來對苻融說道:“此亦勁敵,何謂弱也!”一改當初“有征無戰”的想法,而且,怫然有懼色!

    君王尚且如此,自然可以想見將士們當時心態,成語“八公山上,草木皆兵”由此而出。應該說,洛澗之戰的失利,讓苻堅認識到了東晉的強大,對東晉的堅決抵抗心理準備不夠充分。成語固然是用來嘲諷苻堅,卻也未嘗不是秦軍將士心生畏懼的寫照。原來敵人那么強大,我們也是會戰敗的,而且可能會敗得很慘。

    兩軍隔河僵持,沒有辦法前進,也不愿意后退,更不敢下河洗澡,只能耗著。

    晉軍前軍統帥謝玄抓住秦軍急于決戰心理,派遣使者向苻融建議:“君懸軍深入,而置陳逼水,此乃持久之計,非欲速戰也。若移陳少卻,使晉軍得渡,以決勝負,不亦善乎?”(《晉書》)。

    苻堅認為很“善”,可以在晉軍渡河時“半渡而擊之”,苻融也表示贊同,于是接受謝玄請求,命令沿淝水列陣的秦軍后撤一箭之地(兩百米左右),只等晉軍半渡之際,騎兵乘勢掩殺。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