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就像很多人不理解,為什么有人會‘自殺’。 或許有些自殺是一時沖動的愚蠢,但是更多的自殺,是源于這種‘疼’。 成年人總覺得孩子們的世界很簡單。 成年人覺得所有小孩子的事情都是‘打鬧,小矛盾’一下就過去了。 然而孩子的世界,已經很復雜了,其惡意,甚至比成年人更直白。大人們懂得利弊得失,孩子們則沒有顧慮,許多孩子的善意與惡意都是赤裸裸的,不加修飾,不計后果——他們不考慮后果。 獨生子女一代,比有兄弟姐妹的一代,更容易自我中心。小孩子又缺少同理心。 所以許多孩子施展惡意時,甚至沒意識到“我們是在霸凌”。 孩子也許不擅長表達,但他們也能感受到傷害。 校園霸凌最可怕的地方:普遍存在,卻很少被意識到。每一方都意識不到。被霸凌的孩子,許多是被挑選的弱者,不容易發(fā)聲。 霸凌者的家長,相當一部分,因為對孩子的寵溺,對孩子內心世界的普遍低估,少年少女之間的齟齬會被家長幻想成阿貓阿狗之間的紛爭,幾秒鐘就過去了。 因為缺少同理心,施加暴力的孩子,不會覺得自己在施加暴力,沒有創(chuàng)傷的他們過了幾年,“過去了嘛,小時候的事情誰記得啊?” 老師們怕麻煩,差生們在家長和老師那里都沒有話語權。一旦畢業(yè),一切都過去了。 于是都過去了。 但是,這種‘疼’真的過不去,永遠過不去。 王耀即便到現(xiàn)在,逆天改命,強大到論個體而言接近無敵,依舊對當時那種‘疼’無法忘記。 更加可怕的是,像王耀這種經歷,在這個世界上,每時每刻,每分每秒,都在發(fā)生著,在任何一個地方。 在互聯(lián)網發(fā)達的未來,會出現(xiàn)很多獎校園霸凌傳播到網絡上的情況,引起一時熱烈的關注和評論。 霸凌的施害者,是要有多傻,才會把打人的過程拍下視頻。 收到視頻的人,是要有多蠢,才會把視頻傳到網上。 傳到網上的視頻,是要有多巧,才會引發(fā)瘋傳和熱議。 有幾個人,會蠢到作完惡還去作死把證據(jù)發(fā)出來撞槍口? 施暴者只要稍微有點智商,就會揮揮手制止那些拿起手機的豬隊友,然后就沒有然后了。 收到視頻的人只要稍微有點智商,就會把證據(jù)活活悶死在手里,然后就沒有然后了。 但是他們?yōu)槭裁磿赖桨堰@些行兇的‘證據(jù)’傳到網上讓更多人知道呢?他們是要自首嗎? 他們不是蠢,他們是真的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而拍攝那些的人,本質上這是一種炫耀行為。 在那些孩子的眼里,這是一種榮耀,并且是能拿得出手像戰(zhàn)績一般的榮耀。霸凌事件中施暴者和被施暴者扮演的其實是征服者和被征服者的關系。 上傳網絡,就是一種擴大征服感的行為,換言之說是滿足虛榮心也行。 因為幸存者偏差的緣故。網上看到的,恰恰是能看到的。 在這些被上傳網絡的、被廣泛關注的暴力視頻之外,還存在著大量轉瞬即逝的暴力,看不見也聽不見,更別提得到被人了解。 因為社會的現(xiàn)實,比你看到的黑暗,還要黑暗得多。 未成年,是最被社會忽視的群體。 在這個把人性之惡暴露得最徹底的時候,便有了最初的暴徒和受害者,有了令人發(fā)指的罪惡。 這些罪惡,按程度之輕重,情節(jié)之多樣,自大城市至小鄉(xiāng)鎮(zhèn),自重點中學至野雞學校,自小學小霸王到高中小混混,乃至社會黑老大,不均勻地分布在這個國家的每一個陰暗的角落。 四歲,便論資排輩。六歲,便栽贓陷害。八歲,便串通誣告。十歲,便成幫成伙。十二歲,便集體排斥。他們在宿舍論強弱,在班級排地位,這些沒有攝像頭沒有監(jiān)督的環(huán)境,就成了發(fā)霉腐爛深不見底的毒沼,腌漬著一個個扭曲的靈魂。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