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5章 被折磨的廚師們-《無悔九二》
第(2/3)頁
大家都搖了搖頭,包括劉水根。
吳小正給出了答案:“因為據統計,在每家店,經常被點的菜,基本上只有菜譜上的兩到三成,主要收入也就來自于這兩到三成。”
劉水根算了算,一百多道菜的兩到三成,差不多也就是30道40道菜的樣子。
莫非……
“沒錯,我們只所以第一期只推40道菜,目的就是要讓這40道菜,每一道菜都成為大家喜歡的精品,因此,這對你們要求很高?!?
吳小正其實沒跟大家解釋得太清楚。
在后世,在國際上,知名大企業中,市值上百億美元的餐飲企業有很多,比如說麥當勞、肯德基、必勝客之類的,但沒有一家中餐企業。
甚至連一家市值超過10億美元的中餐企業都罕見。
這是為啥呢?
后來有專家指出,因為中餐企業不符合值錢的基本原理,卻符合不值錢的所有原理。
什么東西不值錢?
一個東西沒賣好,結果賣了一堆!
菜式太多還有另一個后遺癥。
100多道菜,原料得分開進,香菇一點點,芹菜一點點,蘿卜一點點……如此一來,就算是再大的連鎖餐飲店,大部分食材的采購量,在大供應商眼里也屬于可要可不要的單,因此食材的成本也就下不來。
吳小正吸取了這個教訓。
比如說在吳大廚食府,它的菜譜上雖然只有40道菜,但這些菜基本集中在大家經常吃、原材料進貨渠道充足的常規菜上面,比如說雞鴨魚肉、牛肉、羊肉等方面。
以新鮮肉為例,首期就提供三種吃法,一道小炒肉,一道紅燒肉,一道水煮肉片,但這三道菜卻已包含了三種不同的口味和吃法,這也是肉經常被點的常規吃法,吳大廚食府只需要把這三道菜的味道做到極致,就不用擔心滿足不了食客的需求。
說白了,吳小正對于菜的要求,要的是專而精,而不是大而全。
而且,按照吳小正的計劃,吳大廚以后沒過一段時間,就會推出一兩道新菜,這樣一來,又會不停地給客人以期待感。
這是吳小正前世的成功經驗,這世他自然得照搬過來。
當然,成功經驗也是需要通過實踐來驗證的,畢竟時代不同。
這下這幫廚師們慘了。
“火控不對,從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