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3章 差不差錢?-《無悔九二》
第(1/3)頁
這個年代的錢真的很好賺。
后世曾經總結過,說是國內的市場在九十年代以前,一直是賣方市場,這種情況一直延續到九十年代末。
按照經濟學的定義,賣方市場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特點,那就是供不應求。
這正是這個年代的特點。
中國的發展,經歷了計劃經濟、雙軌制、市場經濟三個階段。
在計劃經濟時代,因為生產遠遠跟不上市場的實際需求,因此絕大部分商品都是緊銷商品,需要憑指標憑票證才能買到。
到了雙軌制時代,這種狀況稍稍有所改善,但商品還是處于供不應求的局面。
這種局面的徹底改變,必須要到市場經濟發展成熟的年代。
而在這個年代,市場經濟才剛剛開始。
因此,商品仍然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況,是很正常的事。
這意味著,大部分的商品,只要生產廠家的產品質量過關,營銷手段得當,就能大賣大賺。
還有一點也是后世沒法比的,那就是廣告宣傳的效果。
這個年代的人真的很相信廣告。
對于吳大廚食品公司來說,產品質量十分過硬,營銷手段絕佳,宣傳投入力度極大,在這樣的情況下,想不大賺都很難。
吳小正終于明白,在這個年代,大名鼎鼎的春都集團,單靠火腿腸這單一的產品,就能年銷售額超十億了。
按照吳大廚食品公司現在的發展趨勢,想要達到這個數字并不難。
九二年十二月,食品公司的銷售額有多少?
劉志軍輕飄飄地報出了一個數字:“三千八百萬。”
這其中,單是湘省的銷售額,就已經接近三千萬。
而外省的市場拓展才開始不久。
一旦全國市場全面拓展開來,并開始大手筆的全國性廣告宣傳投入,接下來總的銷售額還將迎來一個巨大的爆發期。
吳小正稍稍預測了一下,按照現在的進度往下發展,吳大廚食品公司在93年的銷售額,就算達不到十億,也起碼會超過八個億。
這真的是一個非常恐怖的數字。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