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6章 完美分工-《無悔九二》
第(2/3)頁
“硅晶圓這一塊先放棄,這部分在國際上基本不存在技術壁壘和貿易壁壘之說。”
倪光南先提議。
這一看法立即得到了胡正明的認同。
硅晶圓的制造雖然也很關鍵,但這一部分在國際上基本是成熟的產業,有多家公司在涉入這一塊。并且,因為相互之間的競爭,國際上采購硅晶圓這一塊的價格基本上是透明的。
因此,這一部分確實沒有涉足的必要。
“芯片制造這一塊必須作為重點,如果這一塊的核心技術不掌握,那芯片設計出來,也必須交給國外的生產企業去代工,這樣會非常被動。”
胡正明也主動發起了提議。
倪光南立即表態:“贊成,在這一領域,胡教授你是專家,我建議整個研發方向由你來主導,兩大研發中心再進行分工,各有側重點,然后再進行分工合作。”
在兩人在這一點上達成共識后,倪光南轉向了吳小正。
“吳董,既然芯片制造是研發中心的重點,那你得做好成立芯片生產制造工廠的準備,這方面也需要很大的投入。”
“沒問題。”
吳小正立即表態。
在芯片方面,他雖然還只是一個外行,但基本的常識他還是懂的。
他知道,在前世,國內的芯片產業之所以處處受制約,落后的不僅僅是芯片設計,也包括芯片制造技術和工藝,甚至于后者受制約的情況更嚴重。
到2015年左右,因為制造技術受限,中國芯片進口的額度每年高達2000多億美元。
也因為技術受限,很多原本是白菜價的技術專利,被國外公司以鉆石般的價格授權給中國公司。
在得到吳小正的認可后,胡正明和倪光南繼續往下協商。
“芯片設計這一塊,我建議以國內為主,這樣可以根據國內的需求做有針對性的設計,但美國的研發中心也應該把它作為重點,目標主要盯向國際市場。”
這是倪光南的提議。
因為他的“中國芯”夢,他特別看重這一點,而這一塊也是他所擅長的。
胡正明立即表態:“沒問題,這一部分由你主導,美國那邊進行配合。”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