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青年卻忽然詫異的道:“人呢?” 轉眼之間,算命先生已不見,連那桿放在地上寫著相天面地四字的卦旗也不見,兩人四望不見其蹤影,人群熙攘的廣場前,沒有任何人發現這邊的異樣。 算命先生仿佛就在身畔人間蒸發,詭異得沒邊。 兩人沉默不語,然后同時抬頭互視,又同時說了句這人不簡單。 說完都笑。 “拜魁星?” “不拜,走走而已。” “相逢何須曾相識,不如一起走走,看看慈濟觀前眾生相?” 卻不是說風花雪月。 李汝魚對這個說法很有些認同,這個青年不似常人,大生知己感,猶豫了剎那,“好。” 兩人并肩而行,看遍慈濟觀前讀書人,都覺有些意興闌珊,于是青年提議不若去江秋湖醉香樓畔的流云摟品茗,李汝魚沒有拒絕。 流云樓是昔年江秋州大儒蘇伴月的產業,自蘇公仙去,收歸官府先是被徐繼業接過來經營,徐繼業死后,便賣給了江秋州某位富賈,以文斂財。 都是些讀書儒子在此品茗吟詩,大雅之地,崔笙到任后,為了昭彰文墨,更是大力推廣,江秋州讀書人的文會,大多在此舉辦。 平日里也是書香盎然,文人最喜之所。 而旁邊則是醉香樓,熱鬧非凡,鶯鶯燕燕玉體酒池,又是俗人最愛之地。 一面書香,一面俗粉。 大俗之畔伴大雅,世間事皆如此,雅俗共存,不可分割的對立面。 無俗何有雅。 雅室里兩人相對而坐,各捧茶盞,溫潤如玉的青年很容易讓人生出好感,笑如春風暖人心,輕聲說道:“左刀右劍,不似一般負劍讀書人,亦不是游俠兒?” 李汝魚笑了笑,沒有回答。 他若是江秋州本地人,應該知道自己的身份,不過聽口音,大涼官話帶著京腔,估計是負笈游學到此的官宦公子哥兒。 青年又笑道:“小哥兒不拜魁星,不想應舉么?” 李汝魚樂了,“你不也如此?” 青年認真的道,充滿自信,“腹中文墨在,何意魁星睞?!? 李汝魚哦了一聲,“口氣挺大?!? “不信?”青年起身,對著門外喚了聲,“筆墨紙硯?!? 片刻后有人送來上好的紙筆墨硯,皆是精品物件,價格不菲——醉香樓的女伎曾戲言,流云樓里三卷紙,醉香樓里一夜汗。 意思就是說,醉香樓姑娘***流一夜的汗,也僅值流云樓三卷紙而已。 當然,略有夸張。 青年自己磨墨,鋪紙,一邊意有所指的笑道:“文墨一道,在乎才情,又在乎天賜之賦,然又有笨鳥先飛的勵志之言,可落到實處,終究是講一個道。”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