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書房里,傳來先生嗆水的咳嗽聲。 紅衣小姑娘忽然想起了很多往事,忍不住破涕為笑,“先生,我愿意去東宮。” 書房里一聲嘆息。 紅衣小姑娘有些黯然,思緒沒來由的飄向遠(yuǎn)方,符祥九年到永安元年那個交錯年關(guān),臨安新舊君王更替,天下一片混亂。 北方有蠻人南侵,岳家王爺開封城頭擁兵自重。 萬幸有個起于西軍的讀書人,讀書人很好看,好看得連女人都自慚形愧,率兩萬鐵騎大破北蠻,殺敵兩萬余。 兩萬鐵血男兒,僅三千余人歸故鄉(xiāng)。 一戰(zhàn)定天下。 讀書人后來成為大涼樞相公。 永安元年夏初,海上大震,青州沿海轄境內(nèi)海水倒灌,家破人亡者無數(shù),然而新帝忙著整治朝堂勢力,朝野重臣人人自危,工部戶部賑災(zāi)形同虛設(shè)。 有個三歲小姑娘父母被海水卷走,再也沒了家。 無家可歸的小姑娘奇跡般的活了下來,顛沛流離里被一對好心夫妻收留,逃難到蘇州,憑著養(yǎng)父讀過幾年書,在蘇州一位大戶人家當(dāng)奴仆,拼湊起來的家庭有了生氣。 那對一直沒有生育的夫妻,索性斷了念想,在詢問過小姑娘后,為她改名張綠水入了戶籍。 水患之前的青州,青山綠水,海水倒灌時,天地之間一片混紅。 綠水,是對故鄉(xiāng)的眷戀。 永安二年,蘇州來了位黑衣目盲人,無意之中聽見坐在門檐前小姑娘哼的小曲兒,于是留下錢財供小姑娘讀書,也留下了一位用劍的漢子教小姑娘學(xué)習(xí)劍道。 永安十年,有人自臨安來,將這個溫煦一家接到大涼京都。 永安十一年,名為張綠水的小姑娘莫名其妙過了大涼官選,懸名《豆蔻錄》榜首,又莫名其妙在某個下雨天,被微服出宮在臨安城游玩的太子趙愭撞見。 驚為天人。 太子趙愭回宮后屁顛顛的跑到垂拱殿,說請陛下賜婚,女帝陛下大手一揮,張綠水破格被選為太子儲妃。 雖是寒門出身,但懸名《豆蔻錄》榜首,直接過了門當(dāng)戶對那一關(guān),況且是太子親求女帝賜婚,宗正寺也沒有強(qiáng)硬的理由來反對女帝刻意貶損太子趙愭的旨意。 太子趙愭自虐,大家能怎么辦? 說起來也是荒唐,大涼太子儲妃,竟是寒門出身。 小姑娘幾次入東宮,都不茍言笑,對太子沒甚好臉色,屢次不理問話,遂以弱聽為由掩飾。 后小姑娘不去東宮時候,便跟在黑衣目盲的先生身旁,就連見過多次的閑安郡王趙長衣也不知曉,這位滿臉小雀斑的嬌俏紅衣,竟是懸名《豆蔻錄》榜首的張綠水。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