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自古以來,朝代更替。 說到底,本質還是利益階層的斗爭,穩坐江山的那一批人,始終代表了權貴階層的利益。 大燕之前,亦有庶民起義的事例。 但凡要和貪官污吏徹底死磕到底的,無一坐天下。 反倒是某位太祖,以草莽出身云集了十數萬大軍之后,便和大地主階層勾結起來,成功得到江山。 所以歷朝皇室,不過是最大的一個世家。 大涼趙室亦如是。 自燕文帝開科舉,大燕、大涼歷朝君王有意無意打壓世家,說到底,還是為了穩固江山,使得皇室一家獨大。 大涼女帝亦如此。 能登基帝位,與河東柳家等權貴家族脫不了干系。 是以這一次,女帝要借遇刺之事打擊大涼門閥,著實打了個措手不及,但風聲鶴唳里,大涼的門閥們并沒有聯合起來對抗女帝。 只因被女帝打壓的全是和沈家交好的名門。 這儼然是在打擊派系。 并非全方面的打壓門閥世家,這樣的情況下,眾多名門還是選擇了明哲保身。 …… …… 籍田禮期間,一應公事奏折應送遞文思殿。 臨安眾臣不用參加朝會。 女帝忽然歸來,第二日并沒有開朝會,是以大部分奏折經由尚書省后,送遞到了垂拱殿。 如此數日。 臨安朝野議論紛紛,不知道女帝受驚到了何等程度。 不過太醫局流出來的消息,并不算好。 越發覺得女帝此次對沈府和沈府交好的名門世家如此雷霆震怒是情理之中。 但也有那么一些人看透了本質。 比如此刻坐在左相公事房,正和大涼鐵血相公打著啞謎的參知政事謝韻。 王琨好整以暇的喝著茶。 謝韻雖然鎮定,可內心思緒復雜,端茶而不抿,嘆了口氣,又嘆了口氣,終究還是將茶盞放下,“王相公,此事您以為何。” 王琨唔了一聲,“和謝相公看見的一樣。” 含糊不明。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