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可是都沒人能找到。 甚至連是誰說建康府有異人為圣賢的始作俑者都沒找到,簡直詭異到極點。 如今臨安女帝更是讓李汝魚前來。 房十三府上有不少游歷江湖的游俠兒清客,比黃寶衣知道更多隱秘事情,比如這個李汝魚,不僅在春風關殺了一位知州,在觀漁城立下大功,更是在臨安殺了乾王趙驪。 這些都不可怕。 可怕是這少年在夕照山下讀書,竟然差點有成為文墨圣賢的節奏,但這并不是少年最神奇的地方——真正神奇的是少年在觀漁城雷劈不死。 少年是異人否? 無人知曉,但從女帝對他的態度看,少年恐怕比北鎮撫司那個持剔骨刀的酷吏來臣俊更為恐怖,很可能真會成為女帝手中最為鋒利的屠刀。 如果女帝陛下再得一圣賢文人,對大涼天下有何等影響? 只怕很可能會改變文武并盛的局面。 大涼現在不需要一位圣賢,需要的是能讓鎮北軍不反,能讓西軍臣服的政治謀略家,或者說是如狄相公那般的蓋世儒將。 內憂外患尚在,文武并盛的局面絕對不能打破。 強兵,或者盛文,都是畸形,不可取。 房十三望著外面,雪云怒號。 建康府要變天了。 建康府歸屬江南東路,在大燕之前叫金陵城,一直到大燕亡朝,太祖朝內改名建康府,設府治,成為江南東路府治。 其繁華比之地域上毗鄰的淮南東路府治揚州更勝一籌。 畢竟是南北之間的樞紐城市。 但建康府地位尷尬。 雖然是江南東路路治,但距離臨安和揚州不遠。 對于建康府諸多官吏而言,建康府的尷尬地位也不是壞事,頭頂上雖然有一堆的宣撫使、制置使、安撫使、招撫使、招討使、鎮撫使之流指手畫腳,但因距離臨安過近,畢竟還容易上達天聽,是以倒是個仕途升遷的好地方。 建康府治坐落在秦淮之北,離文廟不遠。 布局十分工整,總體呈長方形分布,最中間的是設廳,前面是戒石廳,右邊是清心堂,南面是儀門,由左右修廊相連。 清心堂之后是忠實不欺堂,其堂名的意義是告誡一府長官,不可欺上瞞下。 忠實不欺堂后是靜得堂,左邊是玉麟堂,再左是錦繡堂,錦繡堂的上方則是忠勤樓,忠勤樓是府治大佬們辦公的場所。 忠實不欺堂右邊則是西廳,則是各種政務辦公場所。 李汝魚進得府治。 左劍右刀,穿的官服不是大令官服,而是北鎮撫司的百戶官服,暖黃打底,白色縫邊,紅色飛魚竟有幾分蟒蛇霸氣,再繡如水浪的青色走云。 北鎮撫司的煞氣油然而生。 此前也曾鬧過笑話,北鎮撫司初建時,趙信著了飛魚服,被老相公柳正清看見,參了他一個僭越罪名,說你一個三四品官員,何敢穿蟒服? 倒也不怪柳正清老眼昏花,確實有些難以分辨,飛魚,本就類蟒。 好在并非所有飛魚服皆如此。 有門子前去通報,李汝魚一路走入府治,直接前往忠勤樓——作為建康府最大的縣令,按說一般是由府治大佬權兼,李汝魚單任,自然是有點小資格的。 有奴仆捧茶。 茶是好茶,人卻未必是好人,水半開不開,泡茶差了些火候。 顯然是有意為之。 李汝魚沒有在意細節的刁難,只是不咸不淡的看了一眼那奴仆,嘆了口氣,說你能活著真不容易,也不怪你,盛世狗皆如是。 旋即忽然有些黯然。 盛世狗終究能小幸福的活著,亂世人呢? 亂世人不如狗。 盛世多年,天下百姓安居樂業,當惜啊……可惜這天下,無數人為一己私利,欲要將女帝打造的盛世推向亂世。 李汝魚心中憋了一口氣。 我愿為女帝安四方! 不為女帝,只為天下,也為了心中的那個豆蔻小蘿莉。 等了很久。 久到一些官吏都開始點卯下班,無數官吏離開時,都眼神奇怪的看著李汝魚,憐憫居多——初到建康任職,便被知府晾了一下午,鬼都知道他日子難過。 不過有遠見的人可不會這么認為。 這是女帝和王琨在建康的一次交鋒。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