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這一劍,道姑占據上風。 被挫敗的李汝魚,內心燥熱無處安放,更是憤怒無邊,無所畏懼的出劍。 這是本能的出劍。 在李汝魚身后,那個如今誰也看不見的巨大虛影,亦跟著李汝魚出劍。 李汝魚出了很多劍。 但是每出一劍之前,那已經空無一人的腦海里,便會響起一個字:從“快”字開始,歷經“雪”、“時”、“晴”…… 一劍接一劍,每一劍連綿不斷。 不再是大河之劍,卻是最簡單的劈劍,回歸了樸實無華。 然而劍勢卻不樸實。 “快”字時,李汝魚的劍很快,快得沒有痕跡可捕捉。 但道姑亦不慢。 “雪”字時,瀾山之巔仿佛真的飄起了雪。 然而道姑劍意如冰。 “時”字時,李汝魚和道姑的身影就這么忽然消失,而在山腰上,時間仿佛倒流至上半夜,道姑坐在竹林外巨石上,腰間佩劍雀躍顫鳴,虛空里倏然刺出一劍。 道姑略有猝不及防,卻還是在剎那之間輕拍腿下巨石。 巨石倏然間化作萬千碎片,擋住了李汝魚這擾亂時空從下半夜劈下的一劍。 最后是“佳”字。 然而“佳”字是七劍,先人兩劍,后橫四劍,最后才是縱貫天地的一劍。 當初李汝魚劍道不如今夜,從史書里借出大燕歷史后,揮出“佳”字劍時,一劍破城樓而殺趙驪,今夜瀾山之巔,還會繼續上演? 不會! 道姑亦不是尋常人,豈會讓李汝魚醞釀出那縱貫天地的一劍。 這是阿牧等人的想法。 但出乎意料的是,道姑面無表情,依然在接劍,接劍而不還擊,仿佛就是在等李汝魚這最后一劍似的,沒人知道這位道姑為何要這樣。 強如阿牧和黑衣持槍人,也覺得李汝魚劈出那一劍后,自己勝算不大。 那么道姑底氣何在? 亦無人知曉。 但李汝魚劈出了那一劍。 快雪時晴,佳! 佳字最后一劍劈落,李汝魚背后,披甲虛影和他一起,同時拔劍,從上而下斬落。 少年的劍極短。 披甲虛影的劍極高,高出了明月。 這一劍劈落,便似從晴空而下,縱貫長空,劈碎身前萬千事,無可阻擋,瀾山之巔的天地之間,驟然顯出一道血色長線,將這片夜色一分為二。 天地之間,只剩這一條血線。 山擋,開山。 城擋,摧城。 人擋,裂人。 這一劍的風采,不輸殺神白起的地獄葬劍。 這一劍,比之當初臨安城內一劍破城樓有過之而無不及,這一劍的風采,雖然和夫子大河之劍天上來截然不同,卻有異曲同工之妙。 大河之劍,天上地下皆是河。 然而這一劍,天上地下,只剩一條血線。 所有的光華在這一刻失去了顏色,所有人的眼中,都被那一道血線徹底填滿。 血線劃過長空。 在天地之間,拉出無數殘影,形成一道巨大的血色幕布。 誰可擋? 黑衣持槍人搖頭嘆氣,道姑輸了,她輸在過度自信,她以為李汝魚的劍道不如白起,殊不知道當初連李存孝都死在了這一劍下。 這一劍不能用劍道高低來衡量。 這是一種境界。 一種可遇不可求的境界,只是讓黑衣持槍人也想不明白的是,為何李汝魚每一次使出這一劍時,都能進入這種無敵的境界。 但這種境界并不可怕。 如果換做自己,大概有一百種方法讓李汝魚揮不出這一劍。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