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二章 實力作畫-《山溝書畫家》
第(1/3)頁
小荷山已經踏上來無數遍了。每一次上山,鐘岳都有不一樣的收獲。山澗游魚戲水,綠意正濃。鐘岳游山玩水了大半天,才回到雅舍之中,進入了筆法系統。
神人九勢,百看不厭。
如今九勢得其八,未入那一筆落筆生花,鐘岳始終無法看出奧義。
飄然而逝之后,鐘岳收回了心神,知足常樂,九得其八,剩余的這一筆,鐘岳也不強求了。他準備找王希孟聊聊。
進入工筆山水的系統,場景已經變成了那幅青藍色的工筆山水之間,二人站在扁舟之上,在泛舟江上。
“鐘兄好啊?!?
“你好你好。王兄,我想請教你一件事?!?
王希孟站在舟頭,“如果鐘兄是想請教畫工上的事情,我想不必多說了。”
鐘岳被拒絕了,也就只能訕訕一笑。
“青藍山水,真是不錯,不知道王兄當初創作這幅千里江山圖的時候,是什么心境呢?”
王希孟很淡定地站在舟頭,“不知道啊?!?
看著王希孟兩手插袖的樣子,鐘岳說道:“王兄真的很淡定啊。”
王希孟深吸一口氣,眺望山水,“鐘兄啊,書畫之道的終點是什么?”
金農、文征明就像是看遍人間浮沉的過來人,字里行間,又對世道的沉思與憤懣,然而王希孟則不然,他還年輕,十八歲,不大也不小。這個年紀,與鐘岳相仿,是奮發向上,風華正茂的年紀。
“終點是什么重要嗎?沿途的風景和筆,才是吾輩所要去體會的。”
王希孟轉過身,微笑著看著鐘岳,“對,鐘兄你講得太好了?!?
舟楫轉過一道彎,鐘岳眉頭一挑。
小荷山風景秀麗,田舍儼然。舟楫之上,放著小桌。
“鐘兄,還等什么呢?”
鐘岳看了眼小桌上的白絹,深吸了一口氣,“絹本?”
中國水墨畫通常有兩種形式,即絹本與紙本。古代的畫家常以水墨來抒發性情,全景之山水,宏偉而曠闊,需要用心創作,為了表示對畫作的重視,往往用較為昂貴的絹來作畫。
王希孟微笑道:“鐘兄當自信一些。”
“在我們那個時代,絹不見得就比紙貴。”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