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六七章 筆呈瑯琊,詩取青蓮-《山溝書畫家》
第(3/3)頁
鐘岳的筆在最后寫下了落款,《中秋靜夜思》。
行楷畢竟不同于行草或者狂草,雖說行筆快,但是字與字之間,瑯琊王氏的家傳筆法之中,還是分得很明朗的。只是筆意連帶勾絲,而非字體連動交錯,所以看鐘岳文卷上的字,都是字字珠璣,清楚明朗,又不顯呆板。
如此氛圍之下,鐘岳還是覺得這樣的節日活動還是有助于鐘岳的書法進步的。在現實生活了,書法已經成為一種高雅藝術,真說要切磋比試,也都局限于書法比賽之中,而書法當成比賽的一種形式,本身味道就已經變了。
這樣的場景虛擬,比起鐘岳自己上山采風,醞釀情感,自然要來得方便些。
“限時到!停筆!”
道庭的使者高唱一聲,還在奮筆疾書的人紛紛停下筆來,仿佛再不停下來就要當成違規處理一樣,當然也有些人,壓根就是來看熱鬧騙酒喝的,根本就沒動過筆,譬如顏小胖子和柳公權,在那里一直偷酒喝著。
“請道臺,頌中秋!”
底下自從收筆之后,窸窸窣窣的交流聲也大了,鐘岳挪過去,坐在孫過庭邊上,問道:“兄臺,這請道臺,有什么意思?”
孫過庭合上文卷,好像有些怕鐘岳看到的意思,說道:“看來鐘兄是第一次來吧。看到那方使者前面的方臺沒有?”
鐘岳看過去,確實有個小臺面,上邊黑漆描金,很精致。
“咱們的文卷放在上邊,若是書藝達到一定水準,就會鳴金投影出來,你看著,這歐陽詢要上去了,看完他的,你便知道什么叫做一鳴驚人了。”
一鳴驚人?
合著這個成語就是這么來的?
鐘岳一想,一定是系統胡謅出來的而已。看到歐陽詢白衣款款,一副瀟灑淡定的樣子,鐘岳料想他也是胸有成竹了。
文卷落在道臺之上,眾人矚目望過去。
當!
一聲清脆的聲音響起,道場半空之上,漸漸浮現出那欹側險峻的歐體正楷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