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大須觀音寺據說是名古屋最大的寺廟。 各式各樣的舊貨攤位在廟前擺著,將原本巨大的廣場分割成了一條條夾道,無論旅客還是過來進香的香客,都會在這里逗留駐足,挑一些自己喜歡又便宜實惠的東西。 近來春光明媚,廟前也是人頭攢動,忽如一夜春風來,換掉了厚厚的棉衣,穿上夾克亦或連衣裙,整個人都輕飄起來。 桃子提著小籃子,跟著安惠歐巴桑過來祈福。 即將開始的春祭,預示著春種的開始。日本人認為太陽與水稻結合,產下他們的孩子——稻谷,信仰這種說法的人們會在冬末初春時節進行給太陽以元氣的祭祀活動,這就是日本著名的春祭的由來。 “桃子你在這里看看,有沒有你喜歡吃的?!? 這樣人流量大的地方,怎么少得了美食。除了傳統的生魚片以及壽司之外,這里還匯聚了大量當地特色的美食小吃。桃子挽著安惠歐巴桑的手,看著一家家招牌小食,酸梅飯團、平面、還有特色小吃Uiro,就是類似于米粉糕的東西,混入了抹茶粉之后,入口清香不粘牙。 桃子買了一小盒Uiro,給安惠歐巴桑帶了一份酸梅飯團,忽然感覺頭發被人觸碰到了,便回過頭去,矮她半個頭的安惠歐巴桑拿著一把木梳子,正幫她捋順背后的長發,“給桃子買把新梳子。” “謝謝歐巴桑?!碧易咏Y果木梳,看著有光澤的木梳,喃喃道:“春のやすらぎを。” 敬祝,春安。 桃子將木梳和飯團放在了籃子里。 “桃子,快上來。” 不同于華夏傳統寺廟建筑,還有山門、前殿、中殿主殿等一系列規格,大須廟迎面就是核心的建筑——大悲殿。 大慈大悲觀自在菩薩的道場。重檐的結構,自然是從華夏文明之中學習過去的。大悲殿的建筑構造便是重檐。一般采用這種兩層屋檐的,無疑都是身份的象征。在日本,佛教文化非常昌盛,很多都是虔誠的佛教信徒。大殿屋頂是青黑色的琉璃瓦,在陽光下泛著白光,四個坡面,這種樣式,叫做重檐歇山頂。重檐下層正中掛著匾額的地方,又帶著本地特色似的,殿梁成一個斗拱彎曲狀,這樣的設計方式,在華夏是覺得看不到的。 講究四平八穩的中華民族絕對不能容忍,有這樣不合規矩的設計存在。 春祭臨近,大須廟前豎長條的白旗印著櫻花圖案,上書“南無觀自在菩薩”的字樣。 安惠歐巴桑帶著桃子走上臺階,大悲殿匾額之下,巨大的紅燈籠就這么獨掛于中央,與華夏文化中成雙的紅燈籠又是大相徑庭。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