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都夢 (十一)-《斗鎧》
第(3/3)頁
說了這么久的話。蕭何我也是顯得輕松多了,他笑道:“陛下,征北侯這種人,并非一般凡俗武臣。吾朝得他歸順。北伐大業添一大助力,此誠為幸事,但并未告全功。微臣斗膽說上一句,征北侯與吾朝之間,亦未至全然推心置腹的信任。恕微臣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只怕征北侯心中,怕是更關心他的東平兵馬和地盤,更勝于關心圣上和朝廷的北伐大業。微臣亦常常思索,如何才能得打開征北侯的心結,讓他就如他效忠他的舊上司葉迦南一般,全心全意地效命我們大唐,效命圣上?微臣對此反復思索,最后卻終于恍然。”
李功偉好奇道:“哦,卿家快說?你想出什么好主意來了?如何才能讓征北侯真心效命歸順吾朝呢?”
“呵呵,陛下,微臣覺得,慕容家那些鼠竄中原的韃虜小丑,望之不似人君,征北侯瞧不上他們,不肯為他們效命,那也是正常的。但陛下您乃是天命之君,四海歸一的真命天子。只需相處日久,讓征北侯見識到陛下的天縱之聰和絕世霸氣,他自然會被陛下的王者之氣震懾,感懷于陛下的恩威,他自然就誠心效命、別無二心了。”
知道蕭何我在拍自己馬屁,李功偉啞然失笑,他笑道:“遠志,你也來說這些無聊東西了王霸之氣,這種馬屁也是隨便拍的嗎?”
明知皇帝不是真的生氣,但蕭何我還是連忙請罪:“是,是,微臣學術不純,見識淺薄,出口無狀,請陛下恕罪。”
“呵呵,行了,遠志,今天就聊到這了。朕知道,愛卿你也忙,公務也多,你就先回去吧。”
蕭何我躬身告退,退出了宮殿,他心中卻是隱隱不安:皇帝召自己過來,扯了半天孟聚的閑話,但最終為了什么事情,陛下卻連半點口風都不露,這也太讓人琢磨不透了。他回頭望了一眼那深紅色的宮門,眼中充滿了敬畏:君恩如海,君威如山。陛下登基日久,威嚴日重,行事也是越來越深不可測了。
看著蕭何我斷事官退出了殿中,皇帝李功偉臉上的笑容一點點地斂去,神情變得肅然而冷漠。李功偉深知,自己將要做出的,是一個重大的決定。即使以大唐帝皇之尊,要做出這樣的決定之前,還是讓他的心跳微微加速。他移開了放在案上的奏折,露出了下面壓著的一卷黃色的圣旨。李功偉緩緩展開了圣旨,把那旨文又看了一次:“應天順時,受茲明命:北國降將孟氏自歸降吾朝以來,歷受朝廷重恩卻不思回報,心懷怨望勃逆,屢抗朝命,毆打同僚,更有擁兵抗命、割地自立、要挾朝廷等諸多劣跡,大逆不道。為正綱紀人心,特命剝奪孟氏征北爵位及本兼各職,交由刑部問罪。如遭反抗,有司可當場格殺勿論。欽此!”圣旨的末尾,是自己鮮紅的玉璽印章,已經蓋好了。看完這份自己親手所書的圣旨,仁興帝李功偉長長舒出一口氣,他沉吟良久,終于又慢慢地圣旨卷了回來,手指卻是習慣地輕敲案面。仁興帝當然知道,這樣近乎毫無理由地突然殺掉孟聚這樣的大將,會給自己如日中天的明君聲望帶來很大的損失;而且,殺掉來投奔大唐的北國重將,也會給大唐的國家聲譽帶來巨大的災難,更會給北伐戰事添上巨大的阻礙,因為連孟聚這樣誠心主動來投的名將都被殺掉了,今后還有哪個魏軍將軍敢投降大唐?反正降也是死,不降也是死,只有跟唐軍拼了。而且,孟聚的舊部,那至今還在北方觀望的近十萬東平軍,為了給孟聚復仇,更是會義無反顧地投入鮮卑人的旗下,站在鮮卑人那邊一同對抗唐軍的。這樣一支強大的生力軍,那是足以顛覆整個戰局的巨大力量,自己殺了孟聚,等于幫了鮮卑慕容家大忙,那邊只怕笑得嘴都合不上了……殺孟聚,麻煩很多,后遺癥很嚴重但不殺孟聚的話,這樣一個巨大的隱患放在那里,自己實在也是寢食難安。
就這樣,大唐的仁興帝李功偉陷入左右為難的困惑中,他沉思良久,卻是始終無法決斷……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