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卷末■■ 作品相關 炎帝,黃帝,蚩尤-《無忌傳人》


    第(1/3)頁

    1.蚩尤與炎帝有族裔的關系。

    《路史;;蚩尤傳》說:“蚩尤姜姓,炎帝之裔也”。

    炎帝與蚩尤均由神農氏族發展而來,同屬農耕部澆聯盟。炎帝部落為神農氏族之直系后裔,仰成于其先祖神農氏發明耒耜功績之余烈,得以居逐耕部落聯盟之首,而稱“炎帝”。炎帝與神農氏既屬于兩個不同的歷史階段,故《史記;;封禪書》例舉封禪大典時,將神農氏與炎帝分列先后。在《史記;;五帝本紀》,關于神農氏與炎帝的記敘非常貼近,但未予指明其間的關系。《帝王世紀》說:“神農氏作,是為炎帝”,已經注意到二者的親緣關系。《漢書2古今人表》及《易;;系辭》疏將為帝與神農氏合稱呼為“炎帝神農氏”。

    《易;;系辭》疏引《帝王世紀》云,“炎帝”之號,凡傳八世:帝臨魁、帝承、帝明、帝直、帝嫠、帝哀、帝榆罔。至帝榆罔之世,始見蚩尤部澆嶄露頭角。

    蚩尤部落是由神農氏族發展而來的一群農耕部落實力最強的一個部落。其實力雄厚的原因,一是益于其居地產鹽;二是在煮鹽的生產過程,發明了冶煉金屬與制作兵器。

    《夢溪筆談2卷三》記:“解州鹽澤,方面二十里。久雨,四山之水,悉注其,未嘗溢;大旱未嘗涸。[氵鹵]色正赤,在版泉之下,俚俗謂之蚩尤血”。宋代解州治在今山西運城市解州鎮。鹽澤今名解池,素有“國寶”之譽,有硫酸鈉、氯化鈉、硫酸鎂等鹽,含鈣、碘、鉀、硼、鋰、銫、鍶等稀有元素。《太平寰宇記;;卷四》客觀存在邑縣條下記:“蚩尤天在縣南一十八里”。故安邑縣即今縣,亦受轄于運城市。這里曾經是蚩尤部落的居地。得鹽澤之富,蚩尤部落才有實力與黃帝抗爭。如《史記;;五帝本紀》云:“軒轅乃習用干戈,以征不享,諸侯咸來賓從。而蚩尤最為暴,莫能伐”。

    《管;;地數篇》說:“葛廬之山發而出水,金從之,蚩尤受而制之,以為劍鎧矛戟,是歲相兼者諸侯。雍狐之山發而出水,金從之,蚩尤受而制之,以為雍狐之戟芮戈,是歲相兼者諸侯二十”。葛廬之山及雍狐之山具體所指無考。其地處當不會離今運城市太遠?;蛘呔驮谄涞?。“金”泛指金屬,不限于黃金。

    與今山西運城市相鄰的今河南三門峽市,也是農部落的聚居心。數千年之后,這里仍有神農氏后裔?!妒酚?;;本周紀》載,周武王伐紂成功,“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農之后于焦”。裴骃《史記集解》注釋:“《地理志》弘農陜縣有焦城,故焦國也”?!稘h書;;地理志》弘農郡,首縣弘農,治在今河南靈寶縣。陜縣今屬三門峽市?!兜乩碇尽份d弘農郡“有鐵官,在[]池”[]池即今澠池縣,亦屬三門峽市。靈寶縣有金礦,至今仍有重大開采價值。其它如銀、銅、鐵、鋅、鋁等礦藏資源儲量也很豐富,該地區具有金屬冶煉的必備條件。相傳黃帝采首山之銅鑄鼎處,即在靈寶縣境內[8],其相對歷史年代在軒轅與蚩尤之戰后。這一地區不僅礦藏豐富,而且土地肥饒,盛產五谷林果及紫胡、天麻、黃苓、丹參等草藥,宜于農耕部落居住。

    由史籍所載觀之,蚩尤部落因得鹽池之利,金屬冶煉之法,成為以炎帝為首的農耕部落聯盟實力最雄厚的一個部落。蚩尤與炎帝同為神農氏后裔,顯赫者稱炎帝,失敗者稱蚩尤。

    關于蚩尤與黃帝之戰,載籍所見,有三種說法:一說是黃帝勝炎帝之后,再勝蚩尤而鞏固帝位,黃帝與蚩尤之戰似為黃炎之戰爭的余波;另一說是蚩尤驅逐赤帝(即炎帝),赤帝求訴于黃帝,二帝聯手殺蚩尤于冀;三說是蚩尤作兵攻黃帝,兵敗被殺。

    第一種說法如《史記;;五帝本紀》載:“軒轅乃修德振兵,治五氣,藝五種,撫萬民,度四方,教熊羆貔貅[]虎,以與炎帝戰于阪泉之野。三戰然后得其志。蚩尤作亂,不用帝命。是黃帝乃征師諸侯,與蚩尤戰于涿鹿之野,遂依附殺蚩尤”。太史公言黃帝名軒轅,國號有熊軒轅本意為車,應是指發明制作車的技術而得名的氏族及其首領的名稱,如發明制作農耕工具技術稱神農氏,發明制作捕撈工具技術而稱伏羲氏,發明鉆燧取火技術稱燧人氏然。有熊國號。當時的“國”,實為部落。熊、羆、貔、貅、[]、虎為種獸名,應是有熊部落個氏族的名稱,或謂圖騰。阪泉,水名,在今北京市延慶縣。涿鹿,山名,在今河北涿鹿縣,與阪泉相距不遠。

    第二種說法見于《逸周書;;嘗麥解》:“蚩尤乃逐帝,爭于涿鹿之阿,隅無遺,赤帝大懾。乃說于黃帝,執蚩尤,殺之于冀”。廣平之地曰阿。爭戰發生在涿鹿山下的開闊地帶,隅指角落,“”意指多,并不限于具體數目八加一。“隅無遺”是說蚩尤驅逐赤帝(即炎帝)部落不留遺地。地冀指原冀州?!稜栄牛唬会尩亍罚骸皟珊娱g曰冀州”。郭璞注:“自東河至西河”。當時把黃河入海處稱為東河,河套向南流處稱西河?!吨芏Y;;職方》記:“正北曰并州”,今山西太原、河北正定保定皆屬之;“東北曰幽州”,今北京市屬之。上古冀州位于幽、并之南,地在今山西南部及河北西南部。傳說蚩尤被殺之處,在今山西運城解州。

    第三種說法如《山海經;;大荒北經》載:“蚩尤作兵伐黃帝。黃帝乃令應龍攻之冀州之野。應龍畜水。蚩尤請風伯雨師縱大風雨。黃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殺蚩尤”。風伯雨師是農耕蚩尤部落專司氣象的巫師,后為農業氣象神,立有廟,歲時奉詞?!俄n非;;十過》說:“昔者黃帝俁鬼神于泰山之上……蚩尤居前,風伯進掃,雨師灑道”,反映了風伯雨師與蚩尤部落之密切關系,因為農業部落生產的豐收部是與風調雨順分不開的。

    三說孰是,今已無考查之可能與必要。對于此類滬傳千年后才被記入載籍的史前傳說,史學家注視的焦點,是其透出的史影;而民族學者關心的問題,則是該傳說反映出的族體的類型、化特征及其形成和衍變的過程。

    蚩尤戰敗后的結果,一說是被黃帝擒殺,如前引述《史記》《逸周書》《山海經》所記;另一說是受到黃帝重用,如《龍魚河圖》所言:“黃帝制服蚩尤,帝因使之主兵,以制八方”。逮至秦漢,民間尚有以蚩尤為兵主行禮祠之俗。以致秦始皇東游及高祖劉邦起兵,皆從民俗禮祠蚩尤,見載于《史記;;封禪書》及《史記;;高祖本紀》。

    《管;;五行》亦有黃帝重用蚩尤的記載:“昔者黃帝得蚩尤而明于天道……蚩尤明天道,故使為當時”。“當時”是原黃帝部落聯盟的一種公職名稱,其地位與職能約與《周禮》的“天官”相類,亦近似于后世各朝之宰相,是輔佐部落聯盟首領(帝)管理各部落公共事務的部宰。此處所言之“天道”,是指天歷法歲時月令的經驗知識。熟悉這些知識,是安排農業部落生產生活,管理好農業部落社會的關鍵。

    關于蚩尤的兩種截然不同的結局的記載,反映了黃帝與蚩尤關系的不同階段與不同側面?!膀坑取北臼寝r部落的他稱,既是對部落酋長的他稱,也是對部落全體成員的他稱。蚩尤部落的第一任酋長稱蚩尤,第二任酋長亦稱蚩尤;第一代部落成員稱蚩尤,第二代部落成員仍然被稱為蚩尤。如同《大載禮記;;五帝德》記“黃帝三百年”之類傳言的實際內涵。把黃帝與蚩尤的戰后關系放到原始部落戰爭的歷史背景去認識,殺戮是不可避免的,斬盡殺絕又是不可能的,最終只能是讓戰敗的部落在服從的條件下保持原狀生活下去。

    2.蚩尤的遺憾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