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任重的眼睛死死盯著巨幕左側快速下翻的地磁感應數據,眼睛都不敢眨一下。 他倒是想如同曾經那樣,用普通的平板電腦制表,再錄入數據,自動驗算并制圖,那可就輕松多了。 可坑爹的是掘進機的中控電腦中并未自帶這略有定制性質的功能。 為了防止表現出異常,任重壓根就沒敢把自己的電腦帶來,所以他便只能靠肉眼觀察,并在自個腦子里瘋狂標注,然后用自身的空間幾何思維去勉強勾勒磁力線脈絡模型。 思維運轉的強度完全不輸他當年參加全國高中物理競賽。 只有當他碰到必須本人親自出手的“強大”墟獸時,才會不情不愿停下掘進機,跳出去,利用掘進機后方的甬道作為戰斗空間,噼里啪啦揮槍亂捅一通。 時間飛逝,轉眼便是五個小時,走到正午十二點。 林望又是一聲令下,宣布暫停掘進,休息二十分鐘,順便就餐。 任重一邊急匆匆刨飯,一邊晃眼掃了下小隊上午的狩獵報告。 厲害! 四級墟獸二十三個,其中林望單人斬殺十個,貝立輝五個,宋遷廉三個,潘鳳蓮兩個。 另外還有三個四級墟獸則由于品種特異,實力較強,由具備戰斗力的兩人或三人協同搞定。 目前還沒碰到需要全員集結的猛貨。 三級墟獸的數量更多達六十四個。 二級墟獸反倒又變少了些,僅二十余個。 其中宋遷廉滅掉十余個,貝立輝數個,任重三個。 一級墟獸的數量更少,僅有八個,全數陣亡于任重之手。 三四級墟獸的晶片全數拆解,司馬婉忙得不亦樂乎。 至于一二級墟獸,她管都懶得管。 反倒是任大全才給了林望新的驚喜。 任重本著浪費可恥的原則,也是摸出二級拆解師手套,隨隨便便拆了自己砍翻的一二級墟獸,雖然略微耽擱時間,也“不慎”玩砸了些,但總好過白白浪費。 林望對他本也沒指望,倒也不在意。 粗略一算,小隊今天上午的總收獲價值高達近五萬點,十分驚人。 在各自吃飯時,林望夸了一句,“看來大家適應得都很快,下午我們再接再厲。按照正常情況,一二級墟獸的晶片都得浪費了,任重你干得不錯,我都沒想到你竟還有這技能,雖然不熟練,但也可堪一用。你拆下來的一二級晶片,就全部算作你的個人進賬吧。” “多謝隊長!” 任重語調激動地答道。 此時他的確漲紅著臉,激動得不能自已。 前一秒還在刨飯的他,此時心跳瞬間拉升到每分鐘150下。 他握筷子的手頓住了,嘴巴大張著,眼睛瞪大,瞳孔散開,臉上寫滿難以置信。 他呆呆望著巨幕右上角的畫面,半晌說不出話來。 沒有任何語言可以形容他此時的震驚。 就在剛才,因為吃飯而不得不分散精力,他暫停了對地磁感應數據的記憶,信手打開了一個之前不曾擺弄過的掘進機自帶的采集分析小功能。 掘進機的尾巴下端伸出個小小的機械臂爪,在地面隨手取了塊礦石抓回艙內,并在駕駛艙后方的全自動樣品分析室內自行走流程,進行基礎理化特征分析。 這同樣也是開掘工的常規工作之一,只不過其他開掘工從來不關注這些分析數據,反正他們也看不懂。 但任重當年可在實驗室里泡了多年。 他導師甚至帶他去參觀過21世紀的人類最強粒子對撞機的風采,親眼見識了一下21世紀的人類偉力。 吸引住任重目光的,是螺巖掘進機一整套分析流程中的一個小環節。 只是一副藏在角落里的毫不起眼的巴掌大的小圖。 那是光子成像系統繪制的一張鉻原子的立體電子云圖。 此時這電子云圖正在微微閃爍著。 五秒后,立體云圖又被新的訊息取代。 任重重新坐回駕駛座上,開始一小口一小口慢慢地刨飯。 立體電子云圖在他腦海里翻來覆去浮現,揮之不去。 他從未想象到過,單原子的電子云圖竟會呈現出如此詭異的模樣,以至于他“上輩子”用二十三年形成的科學觀轟然崩塌了。 在地球上,世人最熟悉的經典電子云圖,正是由單質子組成原子核的氫原子電子云圖。 在假定沒有任何外力干擾,呈絕對孤立的情況下,氫原子的立體電子云圖應該是一個球形。 理論上,那是一個絕對標準的球。 它圓得不可思議,圓得讓人望而生畏。 電子以完全符合波函數分布的規律隨機出現在電子云里的任何一個位置。 越靠近電子云的中間部位,電子出現的頻率越高。 越靠近邊緣,電子出現的頻率越低。 假如以密集分布的小點來表示電子的瞬時出現狀態,再將測量時間拉長到足夠的程度,那么就會呈現出球形煙花炸開0.1秒后的場景。 中間是密密麻麻的光亮小點,越往外走小點越少,光線越暗,但卻始終有。 在極小范圍的空間中,無論把距離壓縮到多短,小點出現的概率都不會有階梯性質的陡然變化。 此時任重眼前的是鉻原子的電子云。 任重記憶里的鉻原子電子云要更復雜些。 它有24個核外電子。 這24個電子按照不同的能級,圍繞著鉻原子核做或遠或近的范圍規律,自有范圍的離散分布隨機運動。 每個電子單獨擁有的電子云,就仿佛是兩個對稱的即將掉落的水滴。 24個相互孤立又互相干擾的電子云層疊在一起,讓鉻原子的電子云圖擁有多達48個“水滴”。 但在每一對水滴內的電子,其分布規律依然不會有階梯性質的陡然變化。 但剛才任重看到了什么? 他在那48個“水滴”的中心,看到了48個正二十面體,酷似噬菌體的頭部。 正二十面體有30條棱邊,12個頂點。 每面有三邊,是等邊三角形。 每個頂點有5條棱。 組成這些頂點和棱邊的,不是別的,正是電子出現的概率。 云圖中有圖案,證明電子在這些位置出現的概率遠大于其他地方,最終才會在立體圖里以點線連接的方式形成正二十面體。 這讓任重感到莫大的恐懼。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