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三章 天子陽謀-《萬歷佑明》
第(1/3)頁
萬歷十五年的元夕過后,氣溫越發回暖,新綠已漸漸從消融的冰雪里流出來,蔓延到了勤政殿的窗前,而正立在窗前的朱翊鈞剛正聽著張敬修的急報。
張敬修這時對他說:“陛下,湖廣錦衣衛來報,武昌內有人在私造盔甲,另楚王府有在大量購買豆料,說是王府護衛馬軍豆料不足,但據我們的人說,楚王府所屯豆料數目已遠超其王府護衛馬軍之需數倍。”
朱翊鈞聽后沉聲問張敬修:“你是說楚王欲反?”
張敬修忙拱手道:“臣不敢擅自揣摩宗親,但若湖廣錦衣衛細作所言屬實,則臣不能不將此奏于陛下知道。”
“無妨。”
“朕自不會因此責怪卿離間宗親。”
“只是若是真的,他楚王為什么要這樣做,廣通王、安化王、寧王這些藩王造反的結果,他不清楚嗎?”
朱翊鈞擺手說了起來。
張敬修道:“此事臣不敢置喙。”
“去召申師傅和戚樞相來。”
朱翊鈞突然吩咐道。
沒多久,申時行和戚繼光就來了朱翊鈞這里。
“如今改制到這個地步,有強藩與文武官僚因不愿忍受一些利益上的損失鋌而走險,臣等倒是也想過會有這種情況,天下非完全是明事理明大勢之人,哪怕知陛下乃遠比堯舜的圣主仁君,而要求天下饒是宗室也不能禍國殃民,但人欲難制,讓他們真的因為上之好而約束自己,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
“不過,陛下放心,這類造反一般難以成事,何況如今藩王已非國初。”
戚繼光先說了起來,且又道:“只是這時楚王若起兵,那可真是會挑時候,眼下朝廷能抽調出的兵馬多集中于對倭與開發東萊,若這時再抽調兵馬更難不說,還容易造成九邊和京師空虛。”
申時行這時則說道:“陛下,如樞相所言,改制到了今天,對于因清理佛寺、吸引民錢以開發外利而損失利息不少,又因海貿不能壟斷而損失海利不少的強藩豪族而言,即便再怎么知道上意,也會有忍受不住要生亂的人,而不愿意等到外利徹底超過對內克削民眾之利時,就要興風作浪。”
“不過,楚王若真想起兵,非有撫按官支持不可。”
“不然的話,即便朝廷不抽調兵馬去,就算以撫按官在湖廣所掌控有的兵力,即便不能平叛,也能讓他楚王難以成功出湖廣界,若撫按有能為,甚至能迅速剪滅之人;武廟時,寧王謀亂,時任江西撫陽明先生便能迅速平定其亂。”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