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不妥!」嬴城直接否決了王賁的提議,言辭沒有半分退讓。 辛勝,目前來說,其態度難以捉摸,這時候讓辛勝率破燕營回都,他無法保證到底是弄來了一頭吃人的狼還是忠實的將領。 這是他必須要考慮的事情。 從辛勝對嬴顯的態度上,不難看出來,辛勝對于始皇帝駕崩,他繼位這件事,還是有很大的怨氣的。 王賁似乎早有預料,再次道:「其二之法,末將前去替換楊端和將軍,剿滅匈奴之亂,楊端和將軍立刻前往邯鄲統領東守兵馬。」 「西守兵馬咱由辛勝將軍統領。」 「夏陽距咸陽并不遠,末將可以兼顧咸陽。」 「除此之外,末將想不到,還有什么方法能解決如今困局。」 李斯和馮去疾,蒙毅三人沉默不語,不反對,也不贊同。 但相比起其余之法,這是目前最可行的方法。 現在。 只要王賁不離開關中,坐鎮關中,天下大局基本還能穩定一二。 若王賁去了邯鄲,就遠離了中樞,成為戍守將,咸陽便無人坐鎮,太尉府更沒有一個足以號令天下兵馬的人物。 要他們去號令那些軍功卓越,甚至狂妄自大的將軍統帥,指不定會生出什么大亂來。 而王戍,楊鳳幾人更不用說。 唯有王賁坐鎮太尉府,對天下各郡兵馬發號施令,才有一定的份量。 這并非二世帝以皇帝詔令行令所能相提并論的。 想要中樞朝廷大將齊出,空置太尉府,這需要二世帝在軍中擁有足夠的威信。 「臨陣換將?」嬴城眉頭一鎖,驪邑之行王賁才苦口婆心的給他講了臨陣換將的弊病。 現在,王賁就這么堂而皇之的提出臨陣換將之策。 要知道,現在的河東,楊端和在夏陽以東,汾水以北的平陽高地,借助著山地地形與匈奴在進行拉鋸戰。 可以說這極大的降低了河東的損失,沒有讓河東糜爛。 楊端和設計引誘匈奴攻打平陽城,讓匈奴進入了平陽之后,命太原李枯,上黨齊武,還有不遠千里從蒼梧趕來的公子榮祿,圍困平陽城,封鎖汾水,將 匈奴兵馬擋在了平陽一帶。 反而,楊端和放開了汾水以北的大片山嶺地帶,讓匈奴只能從夏陽渡過黃河進犯關中。 現在的楊端和并不著急圍滅匈奴,反而借助山嶺地形擾亂匈奴,令匈奴疲于應對。 這條計謀可以說非常的成功,只要耗空匈奴在平陽城搶奪的糧草,匈奴必死。 目前,平陽一帶正在進行著亢長的拉鋸戰,但按照此法執行下去,平定匈奴指日可待。 此時將楊端和叫去邯鄲,難免讓楊端和有意見。 匈奴來勢洶洶,這可是楊端和這位和王翦一個時代的老將封侯機會。 「陛下,因時制策,無有定策,臨陣換將并非亙古不變,可因主將無能而換將,可因敵軍主將所善長者而換將,可因主將善戰而換將,可因地形而換將,也可因朝廷需要而換將。」卻是王賁,非常自信的解釋道: 「非有定論,但只需保持兩點,被換將者遵從,換將者軍事素有才能,且足以安定軍心。」 「此兩點,條件均滿足,自然換將無損。」 「末將可以保證,楊將軍對換將一事,絕無半點怨言。」 嬴城眉頭再鎖,問道:「王將軍如何自信?」 王賁微微一頓,震聲道:「兵家領袖,非楊端和莫屬。」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