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王賁的話讓嬴城一愣。 兵家領袖! 王賁要將兵家領袖讓給楊端和,并不打算爭。 這讓他意外。 王賁這些時日,并未表現出半分謙讓的態度,反而事實參言,并肩負起天子師的職責,想方設法的教育他。 這并不是一個好兆頭,天子師只是名分,可若是真正仗著天子師之名行事,那其權柄就大了去了。 而這。 也讓他認為,王賁的確有心兵家領袖之位。 雖然,朝廷并沒有設立領袖這樣的職位,包括儒家領袖,農家領袖等,領袖朝廷是不認可的,也不賦予其權力。 但, 要知道。 兵家領袖可并不是一個簡單的稱號那般簡單。 一旦站在了那個位置。 就會自然而然的令一批人由心的遵從,并從此之后,成為一批志同道合,有共同信仰之人的最高領導者,其一言一行將成為表率,將有一批人堅定的追隨者。 而兵家,人數雖不及儒家,農家那般數量龐大,但其在天下占據著極其重要的位置,世道亂不亂,兵家說了算。 即便是皇權,也干涉不到兵家的內部決策。 就如同,他并不能以朝廷的命令來任命法家領袖,農家領袖。 只能是法家領袖,農家領袖因為要效忠他,效忠秦國,進而他為這些領袖人物升官,以此達到互惠互利的局面。 可以說,領袖,是類似于皇權,族長等可決人生死的權位。 王賁這說放棄就放棄,他豈止意外。 一旦王賁決定放棄兵家領袖,那么接下來,大秦軍事的核心,將從王氏轉移至楊氏,王氏唯一的依仗就只剩下雙候威望和外戚威望,王氏的地位也誓必將下滑。 「還望陛下盡快決策,遲則生變,東守都統帥多空懸一日,便多一份危機發生的可能。」 「河東,南陽,泗川已經受戰亂的波及,若是濟北再受影響,恐今年收成急轉下滑,此中影響,容不得半點馬虎。」 王賁忍不住的勸諫。 不是他王賁不懂政治,只不過很多時候即便是看明白他也不想參與罷了。 但如今。 東守都統帥一職位空缺,東守十三郡局勢不穩,一旦發生動亂,對此時的新朝來說,將是致命的打擊。 嬴城此時也是猶豫,甚至說,是在抉擇。 他的確是想要削弱王賁的權勢,尤其是王賁在軍中的影響,但并不是現在,現在他的地位,依舊需要王賁來維持。 畢竟。 王氏現在是他唯一可以信任的外戚。 大殿內的其余幾人也安靜的沒有吐半個字。 包括李斯,馮去疾,蒙毅在內,都沒有參言的意思。 都是人精,看的比誰都明白。 此事一個不好,就會引火燒身。 天下沒有不透風的墻,若是被支持王賁的兵家弟子知曉,以為是他們影響了二世帝的決策,導致王賁被迫放棄兵家領袖之爭,因此將矛頭指向他們,那就是平白給自己樹敵。 許久。 嬴城艱難的抉擇后,終是道:「朕,準了!」 「傳朕旨意,天子師,護國都尉王賁,卸任西守都統帥之職,即可動身前往臨晉防線,接替楊端和中守都統帥之職,并接替楊端和平定匈奴之亂。」 「令楊端和,接令之時卸任中守都統帥,即刻動身前往邯鄲,接手東守都統帥之職,戍守東守十三郡。」 「傳朕旨意,破燕將軍辛勝平亂有功,升任西守都統帥,接令 即刻動身前往隴西。」 聞言。 王賁似也在突然間如釋重負般,跪拜道:「末將遵旨,即刻準備動身,前往夏陽,接手臨晉防線。」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