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沒有人知道許莫負在第一次見到嬴城的時候,究竟以相面之術看到了什么。 但從此之后,許莫負再也沒有為任何人相過一次面。 而這,對于秦國而言,與沙海一粒一樣,并沒有太大的影響。 王賁率領著親信來到了夏陽,以自己絕強的威信,接手了臨晉防線,并接管了所有參與剿滅匈奴軍隊的統領權。 而在接手臨晉防線之前,王賁與楊端和,在夏陽皮鄉,黃河夏陽渡口東,與楊端和見了最后一面。 雖是以交接軍務之名,但楊端和早一天前就接到了朝廷調令,之所以能夠見到王賁,完全是因為楊端和刻意拖延之下這才等到了與王賁見面。 「讓我前往邯鄲戍守東守十三郡,是你的主意吧!」見面第一句,楊端和并未有半點客氣。 「如今秦國的局勢楊將軍也清楚,東守十三郡之重要,找不到比將軍更合適的人選。」王賁不加掩飾的道。 「呵,你王賁說的倒是輕巧,一句更合適,就將我打發在東守?」楊端和冷哼道:「老將不多了,此舉,恐令人寒心??!」 「若老夫與將軍爭兵家領袖,將軍覺得自己勝算幾何?」王賁不加掩飾的目光冷峻道:「家父在軍中故舊眾多,便是將軍也是由家父提拔而起,縱然家父閑賦在家近十年,也多有支持者?!? 「我王氏子弟遍布軍中,是絕對擁護老夫成為兵甲領袖?!? 「而我王賁,比你楊端和在軍中的威信,更甚,地位你楊端和也比不得我!」 「沒有陛下與家父,老夫若爭,誰人能擋?」 聞言,楊端和的目光驟然一凝,沉聲道:「你該明白,即便是你父親,之所以不支持你成為兵家領袖,并非是出于兵法淺薄?!? 「而是因為你王氏一門雙候,若再把持兵家不放,誓必引陛下猜忌,為你王氏平添禍端?!? 「而你王賁,領兵打仗的確無人能及,但成為兵家領袖,安定兵家,呵呵,以你之行事,恐怕會帶著兵家走入萬劫不復之地?!? 「在老夫面前稱老夫,你王賁還太嫩了點,縱然爭不過你,但老夫至死一爭,你王賁帶著王氏尋死老夫管不著,但你王賁帶著兵家尋死,就休怪老夫不免舊情。」 楊端和雖老,意志卻堅定無比,威脅道:「楊氏雖不及王氏,老夫地位不及你王賁,但老夫與楊氏,卻也不是你王氏可隨意揉捏。」 他雖然遵從二世帝之命前往邯鄲,但王賁若仗著自己的身份為所欲為,那他不惜一戰。 王賁見此,不僅沒有生氣,反而輕笑一聲,道:「王將軍莫急,王賁對兵家領袖,并無一爭之意。」 「此次老夫如此安排,并非要調離將軍遠離中樞,而是想要將兵家領袖,送于將軍!」 「兵家,還是要將軍這般穩妥之人來主持才可,王賁更是有自知之明,不適合兵家領袖之位?!? 聞聲,楊端和明顯一愣,不敢相信的盯著王賁,剛剛他之所以威脅,正是因為從王賁的布置之中,感覺到王賁滿滿的敵意。 可現在,王賁竟然說出這樣一番話,著實令他意外。 「何意?」 楊端和眉頭緊鎖的質問道。 王賁眉頭一皺,突然向后一步,微微拱手的拜道:「」 「王氏在先皇在位之時,就已經軍中最龐大的勢力,即便是先皇也無法撼動王氏的地位,若非家父急流勇退,恐怕王氏早已如昔日孟西白,呂氏等族,被君王所猜忌?!? 「而如今,王氏將成為真正的外戚,家父留有遺訓,一令我不得掌兵家領袖,二,若我到了封無可封之地,不得貪戀權勢,必須告老還鄉?!? 「王賁,自當雖不舍,卻必須遵從家父遺訓?!? 「此次如此安排,家父遺訓為其中一因?!? 說著,王賁微微一頓,觀察著楊端和的表情片刻,繼續道:「再者,王賁更希望將軍以秦國大局為重。」 「先皇駕崩之前,天下便動蕩不安,江東,隴西,碭郡,南陽,北境,蒼梧,太行山脈沿途各郡皆有亂象。」 「自陛下歸都后,公子榮祿帶著蒼梧營到了河東,蒼梧無兵鎮守,碭郡嬴顯叛亂,駐守營尚在南陽休整?!? 「而毗鄰的泗川郡,陳勝吳廣這等刁民嘯眾叛亂,若漫延至碭郡,碭郡必亂,再加上江東近來也越發不安分,關中東南邊恐怕要再次陷入戰火之中。」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