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到傍晚,肅王、漢王行至一處城池安歇。此城名天武城,城東西長三里,南北寬兩里,因為是出玉門關后、直道上第一座城池,而且尚在水草比較豐沛之地,未進入荒漠,所以修建得極為嚴整完備。 城內有兵營,有衙署,有街市。雖非大城,但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漢王住在官衙中,親自巡視一圈。在外院看到口水井,漢王親自打了一桶水,然后蹲在地上,舀了一瓢就喝了兩口,然后遞給護衛指揮使:“你們嘗嘗,還挺甜。 我以前只以為甘肅多么荒蕪呢,沒想到,親身走了一趟,倒還能過得去。” 指揮使笑道:“那是殿下能吃苦,肯身先士卒,換成其他人,早受不了了。” 漢王笑道擺擺手:“我的兄弟們都能吃苦,我父皇以前,還天天親自去挖戰壕呢,弄得跟個泥人似的。跟父皇比,我們已經算是養尊處優了。” 聽到這話,指揮使們又連忙附和著把皇帝稱頌一番。 接下來的三個月,太平無事。 六月初,曹國公率大軍終于進入哈密。 哈密百姓簞食壺漿、以迎王師。 哈密一國,本就是忠于大明的藩屬,其國王被大明冊封為忠順王。 數年來,忠順王被東察合臺汗國與帖木兒帝國的聯軍所控制,哈密百姓被擄掠欺壓,早已經對大明王師望眼欲穿。 如今曹國公率大軍到了,哈密百姓如久旱逢甘霖。 在哈密百姓的帶路引領下,十五萬大軍兵臨王城,圍三闕一。留下了一面給城內守軍逃跑。 城中有忠順王舊臣偷偷潛出來,至明軍大營報信。曹國公這才得知,原來帖木兒帝國和東察合臺汗國已經鬧翻了,城內的帖木兒帝國騎兵年初就已經陸續撤走。 東察合臺新大汗為了全力進攻喀什噶爾,把駐扎哈密的騎兵調走了一大半。 如今城中,只有一萬多東察合臺汗國的騎兵。 而且哈密百姓對這些外來入侵之敵,早就存了反抗之心。東察合臺騎兵近年來,輕易不肯出去,只在城中肆意取樂。 曹國公圍著城池,也不進攻。后面肅王、漢王,再后面的驍騎營、朵顏衛陸續趕到。 見明軍聲勢如此之大,東察合臺騎兵趁夜出城,逃之夭夭。就連忠順王及其眷屬都給大明留下了。 明軍緊跟其后,攻下吐魯番,并繼續向西,占據了博斯騰湖,并控制了上游的開都河,下游的孔雀河。 然后明軍停了下來,開始修建從哈密到吐魯番,再到博斯騰湖的直道。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