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 尋尋覓覓-《這個中醫好年輕》
第(1/3)頁
和宋光明被母親忽悠到羊角鎮半信半疑地尋找孟福泉不同,陳瑾是誠心誠意前來拜訪學習。
由于沒有熟人介紹和指點,在出發前,陳瑾做足了準備工作。她將古醫學堂公眾號最近一年發表的文章都看完了,在字里行間流露的信息中,陳瑾知道了孟福泉的家在大塘村,也知道他的弟子們經常活動的場所,還記住了長期留在他身邊的幾個弟子的名字……
所以陳瑾在最后一次留言中說,她將于某月某日下午大約幾點前往拜訪。
但,人算不如天算,陳瑾并不知道孟福泉以及古醫學堂據點知足堂已經搬到了鎮上,以為都還在大塘村里。
陳瑾按照手機電子地圖導航的指示,兩點多的時候,還沒到羊角鎮,就在距離大塘村最近的公交站點下了車。
接著陳瑾就向路人以及當地居民打聽大塘村怎么走。
幸好當地的方言和陳瑾家鄉的方言差不多,陳瑾能聽懂,在交流上省去了不少麻煩。
大塘村的風景很不錯,雖然村道和很多蜿蜒的小路都鋪上了水泥,但道旁可謂綠樹成蔭。
雖已入秋,但南方氣候與北方迥然不同,除去松柏等眾所周知的長青樹木,依然有很多其他樹木在秋冬季節保持枝繁葉茂。
鄉村也不像城市那樣統一規劃綠化帶,某片區域種植什么樹種都是固定的,而且有人定期修剪。村里的樹木多是村民按個人喜好種植,多不修剪,任其自由生長,因此鄉村風景都更多自然美。
由于離目的地越來越近,陳瑾心情愉快而略有些激動,眼里所見景物,無論是道旁叫不出名字的大小樹木,還是水塘旁邊成片的鳳尾竹,都覺得秀麗怡人,連路邊叢生的野草野花和小溪的潺潺流水都生趣盎然。
其實陳瑾的家鄉也和大塘村一樣風景秀麗,只是之前在家的時候,先是專注于給父親調理身體,后來又忙于應付前來求醫的村民,難得有閑暇,又要看書充電,根本沒有時間出去散步閑逛。
如今離開家鄉如釋重負,加上對古醫學堂充滿期待,便不愿辜負沿途風景了。
花了半個多小時,陳瑾邊打聽邊游覽風光,拖著行李箱到了孟氏祠堂附近,在祠堂前遇到一位騎電動車準備出村的大哥。
陳瑾向他打聽孟福泉,他正好是孟福泉的粉絲,對孟福泉講學、帶徒、義診以及經營公眾號等事情有一定了解,很熱心地給陳瑾指明了通往孟福泉老家的道路,并且告訴陳瑾孟老師的父親在鎮上開了一個文昌文具店,在那里說不定也能找到線索。
陳瑾沿著這位大哥指明的道路往前走了幾分鐘,遇到一位正在道旁的莊稼地里除草的大嬸,看著就像當地居民,又向她打聽孟福泉的具體住處。
誰知大嬸告訴陳瑾,孟福泉家的老屋子確實在前面,但他們一家早就不在老屋住了,搬到哪里了她也不清楚。
陳瑾雖有一瞬間小小的失望,但并不至于沮喪,她很快便覺得這樣也挺有意思的,自古好事多磨,事情太順利了,反而覺得無趣。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