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文娛中心向縣長提出 “不行,看臺最高不能超過十米,也就是說,一層兩米高,最多坐兩排,總10排,每排坐七百人,共容納七千人,否則,看臺的穩固性就不好保證了。”莊田軍這下叫起來了,安全問題他擔心起來了。 葉向陽也趕快說:“十米看臺已經夠高了,容納七千人,也已經很了不起了,一改天臺縣沒有體育場的歷史,沒有大型活動場所的歷史。” 四首富馬上都點點頭地支持:“我們是在創造歷史!” “所以,這個建議,得抓緊向城北區政府匯報審批。”屈河生馬上建議。 葉向陽馬上自告奮勇:“我代表小丸子、莊首富代表四首富,我們下午一同向城北區政府匯報申請。” 由于這個文娛中心可以為莊田軍消除去大量的垃圾水泥混凝土,成為莊田軍公司的垃圾傾泄地,所以莊田軍積極予以支持,但從表面上看,這個莊首富在大力支持這個文娛中心的建設:“好,我與老校長同去!” “好,爭取七月一號開工!”屈河生也很興奮地說。 一聽大家都興奮起來,最興奮的還是屈香火,雖然他都不怎么說話,但是他清清楚楚地感覺到文娛中心工程的巨大,二三平方公里的文娛中心,將成了城里的第一瓜果生產中心! 同樣一個文娛中心,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1葉向陽認為創歷史了,而且真的創歷史了。2莊田軍認為這里將他最大的垃圾傾泄地,田徑足球中心、球類體操中心、游泳水上中心、文娛表演中心,都建十米看臺,而且四大中心構成的十字商業中心,將大量地消耗去他的鐵礦開發殘渣、煉鋼廠殘渣、水泥廠殘渣和城市垃圾,雖然需要大量的人力和技術去處理,卻能成就他的善舉之名。3屈香火認為這里將是城里的農業產區,4蔡好看來這里將是商業中心…… 第二天,文娛中心開發計劃,李區長向縣政府匯報后,很快就得到了縣長趙季沫的重視:一是文娛中心的規劃很是龐大,功能和作用不可忽視。二是得到了四首富的大力支持,趙縣長曾經大求四首富出手,卻得到四首富的婉拒,如今居然大力支持城北區的建設。趙縣長又想了想:城北區政府居然以公益引得四首富樂于投資,可是自己曾經也是以公益向各山村修通道路,可是四首富一齊拒絕了,心里難免有點不舒服。 趙季沫上任半年多了,他的雄心壯志都已經入柜保存了!為了他來天臺縣任職,他任秘書的領導,提前兩年就開始向天臺縣修建光纖寬帶,光纖寬帶升級完工后,上級領導才派趙季沫來天臺縣任職,從而使得趙季沫雄心萬丈地赴任來。然而,對于天臺縣,趙季沫雖然做了一番功課,可是怎么也想不到,天臺縣的狀況居然比他想象還要差: 一曾經設立的鄉鎮,由于道路不通,這鄉鎮一級政府名存實亡,根本宣布不了,更沒有真正成立。至今三百六十多個山村,由于道路不路,即各自溝通不得,更各自支援不得,各村只能靠各自的生存環境過著采集生活。 二由于這里全是山,而且都是石頭山,根本發展不了農林牧副漁等等各業,除了縣城以外民眾生活如同生活在原始社會,靠采集漫山遍野的野生植物生活。 三幾十年的光陰歲月,天臺縣的官員和工商大佬,已經習慣了困守的生活和思維方式,只要新到任的縣長沒有新目標,大家都那么安分守己,誰也不會爭做出頭鳥。而大家也清楚,新縣長總是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而許多有出息工商業從事,也多如此,即做事最初的勁頭是全力以赴,遇到困難反復努力、多次嘗試后,氣勢與力量便逐漸耗盡,最終固守本元,放棄進一步的努力。如當今的四首富,如果沒有桶子村的助力,他們也不會有什么發展。 所以,趙季沫入職前半年,拼命努力,用電話和微信不斷向上級領導匯報、向老婆和其他家人匯報他的工作情況,半年后,如同往屆的縣長一樣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讓他的上級領導很傷心,讓他的家人很擔心。趙季沫慢慢都有點看不起自己了,半年來,他能發動的力量全發動了: 起先,他從從政官員和一般工作人員入手,了解工作、發動工作,然而他發展,這些人只求做好當前工作,而官員們和工作人員們代代相傳“工作經驗”,誰也不肯當出頭鳥,這是刺向趙季沫胸口第一把刀。 繼而,他想到山村視察,最后發展他只能走到城外郊區的四個山村,即便他想改造這四個山村,都無能為力,一沒錢、二沒路、三沒人支持,因為這四個山村也都是石頭山,什么都發展不起來,即便是溪水也沒有多少,即便讓四首富去開發,也得不到他們的支持。 向各個山村修路,方案一提出來,都是反對的聲音,政界、商業都沒有人支持,所以趙季沫也和他們往屆的縣長一樣,大抓法制,倒也讓縣城沒什么壞人。 當李區長向他匯報一號二號公園修建問題,最后聽秘書匯報說,這是由一個剛剛開業的小吃店老板搞起來的,趙縣長根本就沒有反應。 當李區長又向他匯報,趙縣長還有點不耐煩:“李區長,小公園的事,是你們城北區的事,他們自己處理了就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匯報上來有什么意思?” 李白亭很能理解趙季沫心態,因為剛剛開始時,他自己的表現也跟趙縣長一模一樣,但是李白亭覺得這個三號公園即“文娛中心”,已經可以說是工程了,趙縣長應該會重視它的,因為他才喊了聲:“趙縣長好!”趙縣長就給了上面那么的回答。于是,李白亭不再說話,直接把一疊設計圖放到趙縣長的辦公桌上:“趙縣長你先看一下這幾張設計圖!” 趙季沫無奈,無聊地翻開了設計圖,第一張:四個中心夾一個十字商業中心,外加外圍的一圈“環繞街”和種植網。有點感興趣地問:“你們城北區,哪個地方有這么大的空地,建設這么大的文娛中心?誰去投資?誰去管理?” 趙縣長對此有反應,李白亭就高興起來了:“在城北小學東面有一大片荒地,由四首富投資、由長勝河生小吃店管理。” 趙縣長先是一高興:四首富出手了;又馬上失望了:是由剛剛開業的長勝河生小吃店管理。于是,趙縣長淡淡地說:“你們不會是玩家家吧?用二三平方公里的地盤,建四大文體中心和一個商業中心,這要投資多少錢?能收回嗎?靠什么收回呀?這五大中心讓一個小吃店去管?你想用這些設計圖來騙我?” 李白亭想了想,也不是很愉快地回答:“趙縣長,你問的問題,我自己也問了自己不知多少遍,我自己也想不通,但是莊首富和縣一中老校長卻是很興奮地向我提出來,他們提出來在那里可以搞全城的各種文體活動,聽起來很讓人心潮澎湃,他們沒有向區政府提出經濟支持問題,而且信心十足地提出建設計劃,這讓我很開心。我不敢問他們建設資金的來源、以及如何收回建設投資的問題,我怕我多問一下,萬一把他們嚇壞了跑了,豈不拍滅了大家的希望火苗。他們提出修建一號公園的時候,我就是這么想的:我先批準了再說,即便他們建不了,我們也沒有什么損失,反正那里是荒地。然而,他們把一號公園修建起來了,二號公園也被他們修建起來了,那么,我就把這個當作是三號公園吧,他們提出來了,只要不向我要錢,我就全面支持他們,萬一建起來了呢?我們不就賺了嘛?!就像一號公園和二號公園那樣!”說到最后,李白亭是越說越興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