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二百六十五章 地中海霸主(全書完)-《古希臘之地中海霸主》


    第(1/3)頁

    戴弗斯瞇起眼睛,銳利的目光穿過前方廝殺的士兵,穿過彌漫的塵霧,望見那幾面迎風招展的波斯王旗在視野中逐漸的變大,忍不住笑了。

    當阿爾塔薛西斯命令后備部隊全部壓上之后,他的御駕馬車也不得不緊跟著大部隊徐徐向前,如果還待在原地不動,周邊就只剩護衛他的皇家衛隊,人數只有幾千,還過于醒目,讓他感到很不安全。

    馭手小心的駕馭著馱著皇家馬車的四匹“尼塞亞神駒”(這種白馬產自扎格羅什山谷最肥沃土地尼塞亞平原,被米底人視為最優良、最高大的馬,曾作為貢品進獻給亞述,波斯王室更將其神圣化,宣稱尼塞亞白馬是神祇賜予阿契美尼德王室的圣物,除了國王所特許的波斯官員之外,任何人不得私自擁有)跟隨著后備部隊,向著正在激戰的戰場前進。

    有些心焦的阿爾塔薛西斯感覺到后備部隊的前進速度太過緩慢,正想要對特瑞巴蘇斯下令,讓他催促前方的部隊加快前進的速度,卻看到這位謀臣突然勒住戰馬,手搭額頭,仰望天空,而他身旁的皇家衛士也紛紛做出同樣的舉動。

    阿爾塔薛西斯下意識的看向前方的天空。

    此時太陽已經偏西,阿爾塔薛西斯倉促的抬眼,即使有塵霧的遮擋,他也感到陽光格外耀眼,趕緊閉上眼睛,正要睜開,卻聽到特瑞巴蘇斯驚慌地喊道:“弩炮!是戴奧尼亞的弩炮發射的石頭!”

    阿爾塔薛西斯心中一驚,顧不得眼睛的刺痛,慌忙睜眼,就看到十幾個圓形的黑影從頭頂上方飛速的掠過,接著后方傳來一陣轟鳴。

    阿爾塔薛西斯回頭一看,距離他十幾米的地方塵土飛揚,幾十個椰子大小的圓形石頭砸出了一片凹坑。

    阿爾塔薛西斯頓時驚出一身冷汗。

    “大王,戴奧尼亞人妄圖用弩炮來襲擊您!快!快往后撤!”特瑞巴蘇斯沒有征得波斯王的同意,就急切的要求馬車掉頭回撤。

    波斯王的豪華馬車由“4匹尼塞亞神駒”馱拉,不但規格較一般馬車要大、而且也重不少,想要做到迅捷的拐彎都不容易,更別說是掉頭,而且馬車的四周都是皇家衛士,很難在短時間內清理出足夠的空間。

    而此刻,在戴奧尼亞步兵軍陣的后方,不知何時已經立起了一座簡易的三米高哨樓,在工程營勞力們的把持之下,經驗豐富的弩炮部隊觀喵手正站在哨樓上,眺望前方,并根據第一輪石彈的彈著點和波斯王馬車的位置,迅速矯正弩炮的發射數據,并且大聲的朝哨旁邊的弩炮部隊匯報。

    弩炮手們迅速調整弩炮的仰角、拉弦的力度……很快,第二輪石彈被彈射出去。

    此時,阿爾塔薛西斯所乘坐的馬車還正在調頭,卻看到半空中幾十枚石彈呼嘯著砸落下來。

    第一顆就落在了馬車的旁邊,將一名皇家衛士砸得粉碎,腦漿和鮮血甚至濺到了阿爾塔薛西斯的臉上。

    剎那間,阿爾塔薛西斯頭腦中一片空白,呆呆的站立著,對于衛士們驚慌的叫喊聲沒有任何反應。

    “轟!”又一顆石彈砸落在尼塞亞白馬的前方,濺起的塵土打在了它們的身上,受精的白馬意識到了危險,奮力想要掙脫馬車的轅軛,根本不聽馭手的指揮。

    馬車在劇烈搖晃中,居然將失神的阿爾塔薛西斯甩了出去。

    “大王!!!……”皇家衛兵們驚慌的時候趕去救援,恰在此時,一顆石彈正好砸中馬車,頓時木屑橫飛,慘叫聲四起。

    ……

    波斯的高級將領們都知道弩炮是戴奧尼亞人制造的攻城利器,而攻城器械很少被用到軍隊間的野戰之中,所以他們陷入了思維的死角,萬萬沒有想到戴奧尼亞軍隊居然在會戰中使用弩炮來攻擊自己,因此完全沒有防備的進入了弩炮的射程。

    事實上,在開戰之前戴弗斯就下令在中路后方布置了30架弩炮,雖然心存僥幸的使用斬首的戰術,但也對其能否實現不抱有太大希望,因為據戴弗斯所知,在以往的戰斗中波斯王阿爾塔薛西斯很少親臨戰斗一線。

    弩炮要攻擊的重點并不是在中路,而是在波斯的右翼、在杜客亞部隊后方的預備軍隊,要阻止他們對前方的及時救援。

    按照戴奧尼亞的軍制,一個軍團配備10駕努炮,因此在戴弗斯所統率的這支大軍中有將近200架弩炮,其中170架集中布置在戴奧尼亞軍陣左翼最后方,正對著杜客亞部隊,在克索康特部落詐敗的同時,這里的弩炮部隊也及時的豎立起哨樓,密切觀察敵方后備部隊的動向。

    就在中路的弩炮瞄準波斯王的馬車之時,右翼的部分后備部隊已經遭到了石彈的轟擊,因為他們著急救援,早早的進入了弩炮的射程。

    單個弩炮發射的石彈其實造成的殺傷并不大,但是170架弩炮的集中發射,不但聲勢驚人,而且所造成的殺傷效果十分可怖,只要落在大致的范圍內,就能制造出一小片血肉模糊的血腥場面。

    阿爾塔薛西斯在會戰中所布置的一線部隊要么是波斯軍隊的精銳、要么是戰斗力兇悍的附屬種族部隊,而作為后備部隊的多數都戰斗力一般,而位于杜客亞部隊后方的里海諸邦部隊甚至都不太情愿為波斯出力,來到這里只是為了應付一下差事,結果卻被波斯人要求緊急上前救援,在挨了幾輪石彈攻擊之后,他們本就不多的士氣蕩然無存,很多人驚慌的逃跑……

    ……

    而就在波斯的右翼傳令兵去向波斯王求援的這段時間里,事先有著充分準備的戴奧尼亞軍團士兵涌入波斯陣線的缺口之后,就會同克索康特部落的戰士,向倉促趕來封堵缺口的波斯弓箭手發起猛烈的進攻。

    在波斯的后備部隊出動之時,遭受大量傷亡的波斯弓箭手已經被迫后撤,趁著波斯援軍在半途遭受弩炮的攻擊而陷入混亂,無數戴奧尼亞軍團士兵不斷的沖過波斯陣線的缺口,轉而攻擊缺口兩側杜客亞軍隊的側后方。

    原本就士氣低落的杜客亞戰士遭受前后夾擊,迅速崩潰。有的甚至還響應克索康特部落戰士,投入到戴奧尼亞一方。

    當傳令兵將左翼的戰況回報給指揮中心時,一片歡聲笑語,無論是老將、還是年輕的參謀都是一臉的激動,因為他們知道勝局已定。

    戴弗斯臉上也掛著微笑,問道:“兩翼的騎兵戰況如何?”

    菲利修斯聲音洪亮的回答:“陛下,波斯騎兵已經開始潰退,我們的騎兵正在重整陣型,準備向兩翼敵陣的側翼發起進攻。”

    “很好!很好!很好!”戴弗斯接連稱贊了三聲,臉上笑容更甚,心里徹底放松下來,回頭看著同樣在輕松談笑的這些老戰友:“天氣很熱,大家都口渴了吧?赫尼,把帶來的漿水分給大家喝吧。”

    “陛下,喝漿水多沒意思,我們想要到巴比倫的王宮里喝美酒!”阿明塔斯開玩笑的大聲說道。

    “哈哈哈……”眾人大笑。

    ……

    盡管戴奧尼亞軍團士兵不斷在左翼擊敗敵人、擴大敵陣缺口,盡管戴奧尼亞的騎兵和輕甲兵在擊潰波斯騎兵之后、轉而向敵陣側翼發起攻擊……戴奧尼亞軍隊已經掌握了勝利的鑰匙,但對于綿延十幾里的巨大戰場而言,全面勝利卻不會很快到來。

    快到黃昏時,波斯軍隊才徹底崩潰,戰斗至最后的是中路的波斯不死軍和希臘雇傭兵,也因此陷入重重包圍,而無法脫逃。

    這一場大會戰導致波斯的精銳部隊遭受重創,如馬爾多尼奧斯、哈爾珀格斯、佩西提達伊等波斯高級將領不是被俘、就是戰死,唯一遺憾的是阿爾塔薛西斯逃離了戰場。

    因此獲得會戰勝利的戴弗斯下達命令:騎兵部隊持續追擊潰軍,各個軍團也要縮短休整時間,加快向巴比倫進軍。

    追擊速度最快的當然是努米比亞輕騎兵,他們在與波斯混編騎兵部隊中的斯基泰騎兵等輕奇兵的戰斗中并沒有占據太大優勢,但由于波斯騎兵的主力被擊敗,對手無心戀戰、紛紛逃離,使得他們在會戰的后半段就開始休整,因此較其他部隊擁有更多的體力。

    努米比亞騎兵的狂飆突進使得距離戰場并不遠的尼塞豐尼亞城缺乏足夠的防備,在收容潰兵時被其突入城內,最終不得不投降。

    戴弗斯在進城休息之前,派傳令兵趕往西面,告訴正在匆匆趕來的列奧提奇德斯:戴奧尼亞軍隊已經徹底擊潰波斯大軍,讓他不用再率軍趕來會合,而是回師小亞細亞,徹底征服該地區。

    第二天一大早,戴奧尼亞騎兵部隊繼續向東追擊,在幼發拉底河北岸的一條支流旁,追上了阿爾塔薛西斯和皇家護衛部隊。

    此時的波斯王相較他之前率領浩浩蕩蕩的大軍離開巴比倫時意氣風發的模樣完全是天壤之別,大軍被擊潰之后,士兵四下逃散,王者威望蕩然無存,就連他最為信賴的皇家護衛部隊也有不少士兵趁著黑夜逃離,護衛在他身旁的不足500人。

    而他自己受弩炮的攻擊、從馬車上摔下來之后,60多歲的年齡受到如此強烈的撞擊,頓時陷入昏迷,至今也未清醒,這也拖累了他們逃跑的速度。

    在被戴奧尼亞騎兵追上之后,還跟隨在波斯王身旁的特瑞巴蘇斯帶領殘余的衛士們很干脆的選擇了投降,同時要求給予阿爾塔薛西斯應有的王者禮遇。

    隨后趕到的戴弗斯欣然同意,并且還派軍中最好的醫護人員為其治病。

    有了波斯王在手,戴奧尼亞軍隊向東的進攻更為順利,科爾索提、塔爾曼德等誘發拉底河畔的重要城鎮紛紛開城投降。

    12月初,戴奧尼亞軍隊進入巴比倫地區。

    當戴弗斯所在的部隊經過一個小村鎮時,軍中的老將們個個變得激動起來,因為這個村莊的名字叫做庫納薩克。

    “當年,我們就是在這里宿營的!我還記得我所住的帳篷好像就是在這個位置!”

    “那邊!那邊就是戰場!我們一個沖鋒就擊垮了波斯王的左翼,可惜呀,小居魯士太魯莽了,否則那場會戰應該是我們獲勝的……”

    “這有什么好可惜的!幸虧他失敗了,陛下才會脫穎而出,才會帶領我們創建戴奧尼亞,才會讓我們在今天能以征服者的姿態,重新回到這里!”

    “說的沒錯,我們都得感謝陛下!陛下萬勝!”

    “陛下萬勝!!”

    當老將們觸景生情、由衷的向戴弗斯歡呼,以表達其感激之情時,戴奧尼亞國王、整個地中海的新霸主戴弗斯騎在戰馬上一動不動,猶如一尊泥塑,他凝望著前方吉奧格里斯所站著的那塊空地,心中感慨萬千:就是在那里,他由一個21世紀的中國公民重生為古希臘時代的一名低賤的雇傭兵,從最開始的掙扎求存、到篳路藍縷創建戴奧尼亞,在這個陌生的世界苦苦奮斗了30多年……

    此刻往事一幕幕從他腦海中飛速閃過,猶如夢幻一般。

    “報!陛下,巴比倫開城投降,庫奇烏斯軍團長率領前鋒部隊已經入城!”傳令兵的喊聲驚醒了神志恍惚的戴弗斯,他環視著周圍已經開始歡呼的將士們,臉上慢慢綻放出笑容:不,這不是夢!這里是風云激蕩的古代地中海世界!而我,哈迪斯戴弗斯,現在是這個世界最有權勢的人!

    他用力揮動右手:“走!我們去巴比倫!”

    “是,陛下!”眾人齊聲回應,成千上萬的將士激動的簇擁著這位偉大的王者,朝著已經向他們敞開懷抱的那座東方大城奔馳而去……

    全書總結及小說的后記

    當我傳完《古希臘之地中海霸主》的最后一章后,心情既有失落、又有釋然。

    我還記得5年前在經歷了一段閑極無聊的時間之后,終于下定決心要重寫有關古希臘的故事,以彌補之前斷更的愧疚,同時也是了卻自己一直以來在心中的夙愿。

    當時只構思了一個粗略的提綱,就匆匆提筆開始寫,絕沒有想到自己竟會寫作長達將近5年(包括構思和事先的存稿時間),字數接近400萬。在這么長的時間里,我的生活和工作都發生了不小的變化,寫作的過程中也經歷了不少的困難,我曾經多次想到過放棄,但是寫作中的激情和心中的夙愿又告訴我必須堅持,再加上有無數可愛的讀者在我孤寂的寫作路上陪伴,正是你們不斷的鼓勵和支持,使我戰斗至今。

    《古希臘之地中海霸主》終于寫完了,或許你們覺得有些倉促,但在我看來它基本上達到了我預期的目的,完成了事先擬定的小說大綱,可算是我網絡寫作生涯中第一部真真正正完結的作品(《校園愛情錄》不算,它中間斷更兩次,倉促結尾),也算是一個不小的成就,值得慶賀!

    但是第1次完成這樣一部超長篇的小說,缺乏經驗,暴露了一些不足。

    主要的不足,我覺得有幾個:

    一是人物刻畫不夠,多數人物都只是符號,沒給讀者們留下任何印象。二是戴奧尼亞從崛起到爭霸的過程過于容易,主人公所制定的一些前所未有的新制度對遠古西方所造成的沖擊、所形成的矛盾沖突描寫得過于表淺,沒有進行更復雜的演繹和更深層次的挖掘。三是對于書中整個宏大歷史進程缺乏全面的掌控,哪些該略寫、哪些該詳寫,各個勢力相對于戴奧尼亞的崛起所采取的對策以及與之發生的武裝沖突描寫得還不太合理……

    造成這些不足的原因,我覺得首先是自己筆力不足,才華有限,無法像那些大神一樣能夠很好的謀劃和把控全局,同時還能妙筆生花的每天寫上萬字。其次是時間不夠,尤其是在存稿都被消耗完之后,白天還要上班,晚上還有家務,只能靠一些碎片時間緊趕慢趕的能夠每天更新、就算是完成了任務,沒有更多的時間去細細的雕琢人物和情節。

    還有一個主要原因就是精力比不上從前了。寫作是需要花費大量精力的,而我在寫作時喜歡將自己代入到所構思的每一個人物中,去想象他們的情感流動、他們的對話以及他們在戰斗中的反應……整個大腦在不停歇的運轉著。10多年前我在寫《校園愛情錄》時,能夠長時間熬夜寫書不覺得累,甚至寫完之后整個精神還能沉浸在其中,一時半會兒出不來。現在以我40多歲的年紀,連續構思一個小時就會感到疲勞,如果在這途中還有病人來打擾、有家務事來煩擾,心情會很煩躁,要費很大的勁才能回到之前所構思的情境中,因此我會本能的避免將情節寫得更加復雜,使自己能夠較為輕易的完成任務……

    總之這本小說寫完了,但我有不少的遺憾,而這些遺憾將成為我寫下一部小說的動力,我將花更長的時間去詳細的構思提綱,構建每一個人物的形象和性格,完善小說中的場景,充實故事情節……希望到時比這本小說要有所進步。

    啰啰嗦嗦的說這么多,是因為心中有著很多的不舍,不舍自己費盡心血寫就的小說結束了,不舍與一直支持、鼓勵我的你們分別,希望我下一部小說上傳時能與你們再相聚,不過這間隔的時間可能會比較長,因為在準備下一部小說之前,我需要休息一段時間,畢竟在長達4年多的時間里,我一直沒有好好的放松過,包括在春節。

    最后告訴你們一個小秘密,在我原先的小說構思中,戴奧尼亞擊敗波斯成為地中海霸主之后全文結束,本還有一個后記,只是后來思慮再三,為了小說的留白,也為了不顯突兀,所以后來刪除了。

    現在我告訴你們后記的大致情節:

    時間來到2020年,z國的咸陽市在大力進行舊城改造時,施工隊在渭河平原的西部挖掘到一座古墓,經過考古專家對古墓中文物的鑒定,認為這座古墓竟是來自2000多年前稱霸西方的戴奧尼亞帝國,并且極可能是戴奧尼亞開國帝王戴弗斯的衣冠冢。

    這個消息不但震動了國際考古界,也震動了整個西方世界。

    要知道在歷史上戴奧尼亞是一個橫跨歐亞的大帝國,統治西方長達三百年,在最鼎盛的時期它的疆域不但囊括了整個西歐、整個北非、整個小亞細亞和大半個近東地區,甚至還把影響力擴展到了東歐以及印度,雖然最終因為自身的衰落和蠻族的入侵而分崩離析,但是后世歷代有雄才偉略的西歐君主都妄想重現它當年的輝煌,也有無數西方的文人墨客幻想和謳歌那個時代的偉大,但是無論他們如何努力,直至今日,整個西方依舊是小國紛立、難以完成統一,戴奧尼亞所完成的偉業始終只是西方后人的一個美好憧憬,但也因此使得戴奧尼亞帝國時期的文物倍受西方人的尊崇。

    當這個消息傳遍世界之后,遭到了無數西方民眾憤怒的質疑:被他們尊稱為千古一帝的戴弗斯皇帝的衣冠怎么可能葬在遠隔萬里的z國!

    但很快,歐洲最古老、最高貴的皇室后裔——戴弗斯家族現任家主卻公開宣稱這非常有可能,并且他還對外公示了一向秘不示人的戴奧尼亞歷代皇帝言行錄的部分章節,著重強調了開國皇帝戴弗斯多次對第二任皇帝——人稱“慈愛者”的克羅托卡塔克斯提及東方遙遠的國度,而在戴弗斯晚年還對第三任皇帝——人稱“聰慧者”的克里斯托德表達了他對遙遠東方的向往,并且聲稱哈迪斯幾次在夢中向他下達神諭,在他死后最好將他的衣冠埋葬在遙遠的東方國度,這樣才能保證帝國長治久安。

    緊接著,歐洲最具權威的考古學家協會也對外宣布:他們認真查尋了戴奧尼亞帝國的所有史料,發現在第5任皇帝-人稱“征服者”的薩利修斯統治期間,確實曾派出了一支龐大的使者隊伍,據稱是去尋找遙遠的東方國度,但之后就再無任何歷史記載。

    于是西方民眾大嘩,每一個西方國家的民眾還因此進行游行,一致提出抗議:如果這真的是偉大的戴弗斯皇帝的衣冠冢,z國政府應該將其歸還給西方!

    所有西方國家政府都順應民眾的要求,向z國政府施壓。

    面對強大的國際壓力,z國政府最終同意:如果這真是戴弗斯皇帝的衣冠冢,那它就是全人類的財富,應該各國共同享有。

    很快,由戴弗斯皇室后裔為首組成的西方考古團加入到z國的考古隊伍中,并且應世界民眾的要求,對整個考古過程進行現場直播。

    生銹的金冠、頭盔、黃金胸甲、配劍,已經腐朽破爛的錦袍……每一件物品從墓中取出后,那位戴弗斯家主都會繪聲繪色的講述有關該物品的一些歷史軼事,電視機前的觀眾們也聽得入了迷。

    現在已經可以完全確認這就是戴弗斯皇帝的衣冠冢。

    觀眾們都期待著中西方的考古學家們盡快用現代的科技恢復這些物件昔日的風采。

    幾天之后,金冠、頭盔、胸甲、配劍都被除去了銹斑,閃耀著光輝,而且西方的專家們還發現在這些物件上都刻有相同的銘文,然而z方的專家們卻驚訝的瞪大了雙眼:因為這些銘文赫然就是z國的簡體文字!

    ……

    呵呵,你們猜猜那都是些什么字?

    親愛的兄弟姐妹們,讓我們在下一部小說中再見!

    (全書完)

    在被戴奧尼亞騎兵追上之后,還跟隨在波斯王身旁的特瑞巴蘇斯帶領殘余的衛士們很干脆的選擇了投降,同時要求給予阿爾塔薛西斯應有的王者禮遇。

    隨后趕到的戴弗斯欣然同意,并且還派軍中最好的醫護人員為其治病。

    有了波斯王在手,戴奧尼亞軍隊向東的進攻更為順利,科爾索提、塔爾曼德等誘發拉底河畔的重要城鎮紛紛開城投降。

    12月初,戴奧尼亞軍隊進入巴比倫地區。

    當戴弗斯所在的部隊經過一個小村鎮時,軍中的老將們個個變得激動起來,因為這個村莊的名字叫做庫納薩克。

    “當年,我們就是在這里宿營的!我還記得我所住的帳篷好像就是在這個位置!”

    “那邊!那邊就是戰場!我們一個沖鋒就擊垮了波斯王的左翼,可惜呀,小居魯士太魯莽了,否則那場會戰應該是我們獲勝的……”

    “這有什么好可惜的!幸虧他失敗了,陛下才會脫穎而出,才會帶領我們創建戴奧尼亞,才會讓我們在今天能以征服者的姿態,重新回到這里!”

    “說的沒錯,我們都得感謝陛下!陛下萬勝!”

    “陛下萬勝!!”

    當老將們觸景生情、由衷的向戴弗斯歡呼,以表達其感激之情時,戴奧尼亞國王、整個地中海的新霸主戴弗斯騎在戰馬上一動不動,猶如一尊泥塑,他凝望著前方吉奧格里斯所站著的那塊空地,心中感慨萬千:就是在那里,他由一個21世紀的中國公民重生為古希臘時代的一名低賤的雇傭兵,從最開始的掙扎求存、到篳路藍縷創建戴奧尼亞,在這個陌生的世界苦苦奮斗了30多年……

    此刻往事一幕幕從他腦海中飛速閃過,猶如夢幻一般。

    “報!陛下,巴比倫開城投降,庫奇烏斯軍團長率領前鋒部隊已經入城!”傳令兵的喊聲驚醒了神志恍惚的戴弗斯,他環視著周圍已經開始歡呼的將士們,臉上慢慢綻放出笑容:不,這不是夢!這里是風云激蕩的古代地中海世界!而我,哈迪斯戴弗斯,現在是這個世界最有權勢的人!

    他用力揮動右手:“走!我們去巴比倫!”

    “是,陛下!”眾人齊聲回應,成千上萬的將士激動的簇擁著這位偉大的王者,朝著已經向他們敞開懷抱的那座東方大城奔馳而去……

    全書總結及小說的后記

    當我傳完《古希臘之地中海霸主》的最后一章后,心情既有失落、又有釋然。

    我還記得5年前在經歷了一段閑極無聊的時間之后,終于下定決心要重寫有關古希臘的故事,以彌補之前斷更的愧疚,同時也是了卻自己一直以來在心中的夙愿。

    當時只構思了一個粗略的提綱,就匆匆提筆開始寫,絕沒有想到自己竟會寫作長達將近5年(包括構思和事先的存稿時間),字數接近400萬。在這么長的時間里,我的生活和工作都發生了不小的變化,寫作的過程中也經歷了不少的困難,我曾經多次想到過放棄,但是寫作中的激情和心中的夙愿又告訴我必須堅持,再加上有無數可愛的讀者在我孤寂的寫作路上陪伴,正是你們不斷的鼓勵和支持,使我戰斗至今。

    《古希臘之地中海霸主》終于寫完了,或許你們覺得有些倉促,但在我看來它基本上達到了我預期的目的,完成了事先擬定的小說大綱,可算是我網絡寫作生涯中第一部真真正正完結的作品(《校園愛情錄》不算,它中間斷更兩次,倉促結尾),也算是一個不小的成就,值得慶賀!

    但是第1次完成這樣一部超長篇的小說,缺乏經驗,暴露了一些不足。

    主要的不足,我覺得有幾個:

    一是人物刻畫不夠,多數人物都只是符號,沒給讀者們留下任何印象。二是戴奧尼亞從崛起到爭霸的過程過于容易,主人公所制定的一些前所未有的新制度對遠古西方所造成的沖擊、所形成的矛盾沖突描寫得過于表淺,沒有進行更復雜的演繹和更深層次的挖掘。三是對于書中整個宏大歷史進程缺乏全面的掌控,哪些該略寫、哪些該詳寫,各個勢力相對于戴奧尼亞的崛起所采取的對策以及與之發生的武裝沖突描寫得還不太合理……

    造成這些不足的原因,我覺得首先是自己筆力不足,才華有限,無法像那些大神一樣能夠很好的謀劃和把控全局,同時還能妙筆生花的每天寫上萬字。其次是時間不夠,尤其是在存稿都被消耗完之后,白天還要上班,晚上還有家務,只能靠一些碎片時間緊趕慢趕的能夠每天更新、就算是完成了任務,沒有更多的時間去細細的雕琢人物和情節。

    還有一個主要原因就是精力比不上從前了。寫作是需要花費大量精力的,而我在寫作時喜歡將自己代入到所構思的每一個人物中,去想象他們的情感流動、他們的對話以及他們在戰斗中的反應……整個大腦在不停歇的運轉著。10多年前我在寫《校園愛情錄》時,能夠長時間熬夜寫書不覺得累,甚至寫完之后整個精神還能沉浸在其中,一時半會兒出不來。現在以我40多歲的年紀,連續構思一個小時就會感到疲勞,如果在這途中還有病人來打擾、有家務事來煩擾,心情會很煩躁,要費很大的勁才能回到之前所構思的情境中,因此我會本能的避免將情節寫得更加復雜,使自己能夠較為輕易的完成任務……

    總之這本小說寫完了,但我有不少的遺憾,而這些遺憾將成為我寫下一部小說的動力,我將花更長的時間去詳細的構思提綱,構建每一個人物的形象和性格,完善小說中的場景,充實故事情節……希望到時比這本小說要有所進步。

    啰啰嗦嗦的說這么多,是因為心中有著很多的不舍,不舍自己費盡心血寫就的小說結束了,不舍與一直支持、鼓勵我的你們分別,希望我下一部小說上傳時能與你們再相聚,不過這間隔的時間可能會比較長,因為在準備下一部小說之前,我需要休息一段時間,畢竟在長達4年多的時間里,我一直沒有好好的放松過,包括在春節。

    最后告訴你們一個小秘密,在我原先的小說構思中,戴奧尼亞擊敗波斯成為地中海霸主之后全文結束,本還有一個后記,只是后來思慮再三,為了小說的留白,也為了不顯突兀,所以后來刪除了。

    現在我告訴你們后記的大致情節:

    時間來到2020年,z國的咸陽市在大力進行舊城改造時,施工隊在渭河平原的西部挖掘到一座古墓,經過考古專家對古墓中文物的鑒定,認為這座古墓竟是來自2000多年前稱霸西方的戴奧尼亞帝國,并且極可能是戴奧尼亞開國帝王戴弗斯的衣冠冢。

    這個消息不但震動了國際考古界,也震動了整個西方世界。

    要知道在歷史上戴奧尼亞是一個橫跨歐亞的大帝國,統治西方長達三百年,在最鼎盛的時期它的疆域不但囊括了整個西歐、整個北非、整個小亞細亞和大半個近東地區,甚至還把影響力擴展到了東歐以及印度,雖然最終因為自身的衰落和蠻族的入侵而分崩離析,但是后世歷代有雄才偉略的西歐君主都妄想重現它當年的輝煌,也有無數西方的文人墨客幻想和謳歌那個時代的偉大,但是無論他們如何努力,直至今日,整個西方依舊是小國紛立、難以完成統一,戴奧尼亞所完成的偉業始終只是西方后人的一個美好憧憬,但也因此使得戴奧尼亞帝國時期的文物倍受西方人的尊崇。

    當這個消息傳遍世界之后,遭到了無數西方民眾憤怒的質疑:被他們尊稱為千古一帝的戴弗斯皇帝的衣冠怎么可能葬在遠隔萬里的z國!

    但很快,歐洲最古老、最高貴的皇室后裔——戴弗斯家族現任家主卻公開宣稱這非常有可能,并且他還對外公示了一向秘不示人的戴奧尼亞歷代皇帝言行錄的部分章節,著重強調了開國皇帝戴弗斯多次對第二任皇帝——人稱“慈愛者”的克羅托卡塔克斯提及東方遙遠的國度,而在戴弗斯晚年還對第三任皇帝——人稱“聰慧者”的克里斯托德表達了他對遙遠東方的向往,并且聲稱哈迪斯幾次在夢中向他下達神諭,在他死后最好將他的衣冠埋葬在遙遠的東方國度,這樣才能保證帝國長治久安。

    緊接著,歐洲最具權威的考古學家協會也對外宣布:他們認真查尋了戴奧尼亞帝國的所有史料,發現在第5任皇帝-人稱“征服者”的薩利修斯統治期間,確實曾派出了一支龐大的使者隊伍,據稱是去尋找遙遠的東方國度,但之后就再無任何歷史記載。

    于是西方民眾大嘩,每一個西方國家的民眾還因此進行游行,一致提出抗議:如果這真的是偉大的戴弗斯皇帝的衣冠冢,z國政府應該將其歸還給西方!

    所有西方國家政府都順應民眾的要求,向z國政府施壓。

    面對強大的國際壓力,z國政府最終同意:如果這真是戴弗斯皇帝的衣冠冢,那它就是全人類的財富,應該各國共同享有。

    很快,由戴弗斯皇室后裔為首組成的西方考古團加入到z國的考古隊伍中,并且應世界民眾的要求,對整個考古過程進行現場直播。

    生銹的金冠、頭盔、黃金胸甲、配劍,已經腐朽破爛的錦袍……每一件物品從墓中取出后,那位戴弗斯家主都會繪聲繪色的講述有關該物品的一些歷史軼事,電視機前的觀眾們也聽得入了迷。

    現在已經可以完全確認這就是戴弗斯皇帝的衣冠冢。

    觀眾們都期待著中西方的考古學家們盡快用現代的科技恢復這些物件昔日的風采。

    幾天之后,金冠、頭盔、胸甲、配劍都被除去了銹斑,閃耀著光輝,而且西方的專家們還發現在這些物件上都刻有相同的銘文,然而z方的專家們卻驚訝的瞪大了雙眼:因為這些銘文赫然就是z國的簡體文字!

    ……

    呵呵,你們猜猜那都是些什么字?

    親愛的兄弟姐妹們,讓我們在下一部小說中再見!

    (全書完)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