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看來你心里頭都是清楚明白的。” “對,兒心里頭很清楚,一點都不糊涂為何執著要娶她。” “那你可曾想過她沒有任何背景,往后對你的仕途沒有分毫助益?” “兒不需要她的家世背景來助益,兒可以靠自己掙功名。”頓了頓,“當今圣人是明君,兒相信若兒真有本事,他不會視而不見。” 秦王無奈地指了指他,“到底年少輕狂了些。” 李瑜問道:“那爹你現在回想年輕的時候可曾落下過什么遺憾?” 秦王愣了愣,認真地想了許久,才一本正經道:“你爹我不學無術慣了,又貪圖享樂,若說落下遺憾,多半也跟風花雪月有關。”又道,“你可知我當初原本是不會娶你母親的。” 李瑜頗詫異,“此話怎講?” 秦王:“在你母親之前,我原本相中了御史大夫芩家的娘子,且有私情,后來芩家在朝堂上惹了禍,男丁被流放,女郎則被發賣處置。 “那時候我也像你這般年少輕狂,絞盡腦汁想把她撈出來,但沒你這般豁得出去,顧忌也太多。后來折騰了兩回便罷了,聽從了安排娶了你老娘。 “最開始我們相處得也挺和睦的,但你老娘不知從何處得知了芩家姑娘的事,非得跟我翻舊賬,擾得我煩不勝煩。 “我原本都已經放下了,被她縷縷提起,反倒起了逆反心,索性找了跟芩家姑娘相似的女郎納進府做妾,一來二去,就弄了十多位。” 李瑜:“……” 秦王頗有幾分感慨,“有時候我總在想,倘若當初與芩家姑娘結親,會不會也像現在這般光景。但已經過去的事,只能想想了。” “如此說來,爹心里頭還是挺遺憾的。” “是有點遺憾。” “那爹是否可以成全兒與寧櫻的這樁姻緣,兒也不想像爹一樣,待到年紀大了想起此事總覺得缺了些什么。” “你真想清楚了?” “想清楚了。” “不會后悔?” 李瑜搖頭,并沒有信誓旦旦保證,“至少兒現在不會后悔,至于以后的事,誰知道呢,可是總得去試一試才知道到底值不值。” 秦王嘆了口氣,語重心長道:“你到底還是太年輕,憑著一股子沖動行事,以后遲早得后悔。” 這話李瑜并不茍同,“既然我跟她走到一起這般艱難,為什么就不能同齊心協力把日子過好呢?兒以為,當初既然那般不容易,自然就會更加珍惜對方才對,讓等著看笑話的人笑不出來。” 秦王:“……” 聽到這話,他既欣慰又無奈,好歹是考了狀元的人,覺悟還挺高。 “你這個事,我既不贊同,也不阻攔,全看你老娘的心意,她若不愿意,我也沒轍。” 李瑜心頭一松,“說到底,爹還是心疼兒的。” 秦王道:“可憐天下父母心,誰不盼著自家崽越過越好呢,既然你覺得跟寧櫻結親會過得自在,我也干不出棒打鴛鴦的事,只是日后,希望你莫要后悔。” 李瑜起身給他磕了一個頭,“多謝爹成全!” 秦王默默地看著自家崽,嘀咕了一句,“兒大不中留,好好的一顆菘,被彘給拱了。” 李瑜:“……” 在秦王這里用完飯,父子倆又說了許久的話,李瑜才回西月閣去了。 之后兩天郭氏又讓李競做說客跟李瑜好好說一說這事,結果他是更沒有說服力的,因為他是最忠誠自己的男人,跟秋氏一夫一妻,全憑自己的喜好挑選的妻子,只是他運氣好,剛好秋氏也出身名門,故而沒李瑜這般折騰。 這不,李瑜一句話就把他堵了,問他倘若當初秋氏沒有背景,他會不會娶。 李競想了想,覺得還是會娶。 李瑜拍他的肩膀道:“大哥與我乃同道中人,千金難買心頭好,只是大哥你的運氣比我好,剛好大嫂的家世能與你匹配。” 李競:“那你也不能娶個婢女為妻。” 李瑜:“可是我就相中了寧櫻,其他的沒法替換,這該如何是好?” 當即又同他八卦起自家老子的風流史,原來納十多房妾室是有緣故的,并非純粹的風流。 李競原本是來當說客的,結果同他津津樂道八卦秦王,壓根就忘了自己的使命,兄弟倆無不唏噓自家父母相愛相殺的情形。 最后李競稀里糊涂被李瑜打發走了,并且還被他策反,成了說服郭氏的說客。 郭氏被父子三人氣得暴跳,覺得他們都不是正常人。 這場轟轟烈烈的拉鋸戰,以父子三人破罐子破摔的態度結束。 李瑜用自己做籌碼贏得賭注,害怕夜長夢多,先前本讓崔氏去陳家照應寧櫻,現在郭氏不愿做主提親,也不讓秋氏打理這場婚事,李瑜便讓崔氏去辦。 崔氏只得趕鴨子上架差官媒走了一趟陳家。 當官媒蔡娘子來到陳家時,趙氏就像自己嫁閨女似的高興不已,因為這意味著秦王府那邊已經妥協了! 當時寧櫻在小廚房里備晚膳,她在陳家的這些日天天給趙氏兩口子做好吃的,把他們哄得開懷,直夸她手巧。 忽見一婢女匆匆而來,興奮道:“小娘子大喜!大喜!” 翠翠好奇問:“什么大喜?” 婢女:“官媒娘子上門提親來了,小娘子的事,應是成了!” 聽到這話,寧櫻抬頭看她,心道:李瑜那小子,還真他娘的有種!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