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皇朝更迭-《時空打撈之夏朝》
第(2/3)頁
梁冀讓安插在質帝身邊的親信暗中把毒藥攙在質帝食用的煮餅之中。質帝吃過毒餅,頓覺氣悶肚痛,無幾中毒身亡,死于洛陽宮中。年僅9歲。
東漢中后期屢有外藩入繼大統者。原因是漢帝多盛年早崩或無后。當權的外戚或宦官希望新立一個年幼無知的小皇帝。以便繼續控制朝政。桓帝的帝位就是因此僥幸得來。
皇太后梁納征蠡吾侯劉志到洛陽城北的夏門亭,準備把自己的妹妹嫁給他。但婚禮尚未舉行,太后的哥哥,身為大將軍的梁冀,因新帝才8歲的漢質帝指責他是“跋扈將軍”,竟將幼帝毒死了。因此,朝中又要議立新帝。
當時梁冀考慮到劉志年方15,容易操縱,提出要策立桓帝;而太尉李固、司徒胡廣、司空趙成為了削弱梁氏集團的勢力,則主張迎立年長的清河王劉蒜。于是梁冀召集三公、中二千石、列侯一起來討論此事。結果李固、胡廣、趙戒及大鴻臚杜喬都認為清河王“明德著稱”,且血緣與質帝最近,應立為嗣。梁冀苦于找不到別的理由反對,只好宣布暫停討論。
第二天重會公卿討論,梁冀嚴厲逼迫群臣策立劉志。那些公卿在梁冀的淫威下只好屈從,只有李固堅持己見。為了消除阻力,梁冀就讓梁太后下詔罷免了李固。梁冀終于持節,以諸侯王青蓋車,迎劉志入南宮即皇帝位。劉志就這樣在外戚梁氏的一手操縱下做了皇帝,梁太后臨朝聽制,梁冀把持朝政。
當時,梁太后臨朝聽制,梁冀把持朝政,他幾乎難以置喙。盡管梁太后曾下詔歸政,但梁冀專橫跋扈,桓帝還不得不仰其鼻息。
梁冀在策立桓帝后,權力達到頂點。他先是以“災異”讓梁太后策免太尉杜喬,繼而又羅織罪名殺了李固和杜喬。加上桓帝對他極盡尊崇,委以朝中大權,甚至規定他可“入朝不趨,劍履上殿,謁贊不名,禮儀比蕭何”;又增封其食邑為四縣,比鄧禹;賞賜金錢、奴婢、彩帛、車馬、衣服、甲第,比霍光;還封其弟梁不疑為潁陽候、梁蒙為西甲侯、梁蒙之子梁胤為襄邑候、其妻孫壽為襄城君,并加賜赤紱,比長公豐。這樣一來,梁冀更加專橫暴虐。朝中大小政事,無不由他決定。百官的升遷任免,都要先到他家里謝恩,才能到尚書臺辦理手續;地方郡縣每年進獻的貢品,要先把上等的送給粱冀,然后才把次等的獻給桓帝。結果他“威行內外,百僚側目,莫敢違命,天子恭己而不得有所親與”。此外,梁冀和妻子孫壽都窮奢極欲,搜刮財富,修建豪宅,殘忍貪暴,激起的民憤極大。
桓帝對于梁冀的橫暴也早有怨恨,只是由于他的兩個妹妹都在自己身邊,不敢發作。粱冀二妹梁皇后去世,桓帝開始策劃誅滅梁氏。他單獨叫宦官唐衡,問他宦官中有誰和梁冀不和。唐衡回答有單超、左倌、徐璜和具瑗。桓帝于是與他們五人密謀,決定誅除梁冀,并用牙齒咬破單超手臂歃血為盟。桓帝來到前殿,即召尚書入殿,宣告要懲辦粱冀。他命尚書令尹勛持節率丞郎以下守宮廷,收符節送省中;命黃門令具瑗將御林軍1000余人和司隸校尉張彪共同包圍梁冀住宅;命光祿勛袁盱持節收梁冀大將軍印綬,徙封為比景都鄉侯。梁冀、孫壽當日自殺,梁、孫家族全部棄市。其他公卿大臣因牽連而死的數十人,故吏賓客被罷免的有300多人,朝官幾乎一空,百姓莫不稱慶。
桓帝誅滅梁冀以后,宦官單超、左倌、徐璜、具瑗、唐衡5人因謀誅梁冀有功,被同日封侯,世稱“五侯”。單超任車騎將軍,位同三公。大權從此又落入宦官手中。他們倚奉桓帝,使得“中外服從,上下屏氣”,乃至順我者昌,逆我者亡。
宦官五侯及其親屬的專橫,不僅朝中正直官員反對,就連桓帝也開始擔憂,所以對四侯又慢慢開始限制。桓帝先是重用宦官侯覽等,分奪他們的權力,繼而借他們殘害人民的暴行,對他們進行打擊。司隸校尉韓演奏言左倌罪惡。桓帝立刻準奏,結果左氏兄弟都被迫自殺。韓演又奏具瑗兄具恭貪污罪,恒帝也下令征詣廷尉。具璦只好上還東武侯印綬,自己向桓帝謝罪。桓帝下詔貶他為都鄉侯,后來死在家中。接著,桓帝又下詔單超、徐璜和唐衡的襲封者,都降為鄉侯;其子弟分封者,一律免爵。
桓帝對于宦官五侯的抑制,只是為了強化皇權,并不想清除,故而對他們稍加抑制后,大權還是交給了他們。而新被重用的宦官在上臺后,也同樣殘暴專橫,魚肉人民。中常侍候覽貪侈奢縱,前后竟強奪民田118頃,住宅318所,并模仿皇宮修建大規模住宅16區,都有樓閣、池塘、苑園。另一方面,由于宦官專權,他們的爪牙被安插到中央和地方的各級機構,選舉不實的情況也更為嚴重。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