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聲-《狼煙北平》
第(3/3)頁
徐金戈沉重地嘆了一口氣說:“文三兒救過我的命,我一直記在心里,總想著有一天我的情況好一些了,再好好報答他,誰知道他這么快就去了,我心里很難過,總覺得欠他很多。”
方景林說:“他和我們一樣,都是無法主宰自己命運的小人物,所不同的是,他有能力化解痛苦,就像俗話說的那樣,沒心沒肺,渾渾噩噩地度過了愉快的一生,真的,他活得比你我都愉快,而且總是沉浸在自己制造的神話里,我想,文三兒一生中最輝煌的時候,大概是抗戰勝利后,他有了自己的洋車,以保密局特工自居,把自己說成是抗日英雄,盡管他后來也為吹牛付出了代價。”
“你覺得文三兒活得很愉快?”徐金戈問。
“至少沒有我們這種沉重感,他的思維簡單明了,卻接近生活中最本原的東西,他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或不要什么,而且很快能得出自己的判斷,其實舊時代大部分老百姓都是這樣,他們對什么主義,對理論都沒有概念,甚至連想都不會去想,他們只希望過安定的日子,能生兒育女,平平淡淡地來到這個世界上,又平平淡淡地離開這個世界,政治家們要做的,是盡量少折騰他們。”
徐金戈站起來:“景林兄,我們下山吧。”
方景林拿起拐杖道:“走吧,走吧,生者如過客,死者為歸人,天地一逆旅,同悲萬古塵……”兩人互相攙扶著向山下走去。
走下臺階時,徐金戈向西山方向望了一眼,只見天際間一片血紅,秋日正西沉……
2005年12月6日完稿
[1]
出自納蘭性德詞《浣溪沙·小兀喇》,納蘭性德感傷于當時女真族在統一過程中戰斗的情景,聽到遠處的鐘聲,佛教與世無爭的宗旨觸動了他,納蘭性德認為:后人最好不要把歷史興亡問題說清楚,因為說清楚了,反覺傷心。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