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哼,你該知道你這一次也算是破例,照理說任官是要避籍的,你卻是安慶府人。但是此次江南省是從南直隸改來的,原來各府之間就算是避籍的,現在驟然擴大到十四府四州,驟然間就根本沒法推行,所以也就暫時沒遵循這個,吏部的意見是五到十年內慢慢才開始執行這個政策,否則誰也沒法一下子把上千官員都給輪換一遍?!? 南北直隸不算省,也就是說南北直隸的各府都相當于是一個省直接對朝廷七部,所以其他各省避籍是以省為單位,而南北直隸則是以府為單位。 這就變相造成了大量官員都在江南省內各府交叉任職。 這種情況還相當普遍,所以短時間內根本無法解決,只能先行按照原來模式進行,而后再來慢慢改變。 “難怪下官在吏部敘職時也問了下官的籍貫,以及有無在江南這邊任職經歷,下官當時還沒有明白過來,現在想起來可能是吏部也在著手考慮這方面的問題了?!迸巳陿E恍然大悟。 “暫時還不需要考慮這個,因為江南這邊太普遍了,沒法處理,所以三五年內還得要延續舊制,但五年后肯定就要嚴格執行了?!瘪T紫英點頭,“伱怕是也很久沒有回老家了吧?” 潘汝楨抬起頭默算了一下,“陜西民亂之前一年回去過一回,一位長輩去世,而后這幾年事務太忙,也就沒有回去了。” “家中尚有何人?”馮紫英又問道。 “父母俱在,還有一兄一弟,均在家?!迸巳陿E見馮紫英問得如此仔細,也有些好奇。 “嗯,你恐怕也知道,明卿公年事已高,精力不濟,可能也就是一兩年就要致仕,你這個左參政要協助他做些事情,不管右布政使是誰來,還是要按照我們原來在陜西的做事原則來做事,務求給庶民百姓干點兒實事?!瘪T紫英也不避諱,“明卿公若是致仕,右布政使接任左布政使可能性很大,王圖接任右布政使的話,我希望你可以去接任提刑按察使?!? 潘汝楨一顆心撲通撲通猛跳。 這就是要正三品的節奏了? “大人厚愛,鎮璞定當努力做事,不負大人厚望。”潘汝楨起身重重一鞠躬。 “好了,你不是替我做事,是替朝廷做事。”馮紫英沉吟了一下,“河北戰事恐怕還得要打上一年半載,所需軍資,江南少不了,這方面你要提前做好準備,今年江南豐收,糧食可以提前收購,避免后期收糧價格上漲太大,另外也要在鳳陽、廬州、安慶這些江北各府多考慮土豆和番薯種植,河南那邊我擔心亂起來,饑荒就少不了,說不準就要從你們這邊調糧,……” 潘汝楨自然是牢記馮紫英的交待。 現在馮紫英出任河北總督,總督整個黃河以北的軍務,這一戰一旦打完,只怕這一位就真的要晉位正二品的某部尚書了,說句不客氣的話,三十歲之前入閣這種驚世駭俗的事情也不是不可能上演。 “另外,鎮璞,徐州、廣德、揚州等幾個州府,有些是我的同學,有些是從陜西那邊過來的,都還在熟悉階段,你長期在州府做事,實際經驗最為豐富,很多時候多提點他們一下,……” 這一番諄諄教導下來,潘汝楨也是感激涕零,真的是扶上馬送一程,這位小馮侍郎對自己可謂恩重如山了。 其他幾人也陸陸續續到來,尤其是戚素臻這邊,馮紫英也專門交待,就是考慮到鳳陽府地域遼闊,緊鄰河南,先期把土豆番薯種起來,以防萬一,戚素臻倒也能明白輕重,也是滿口答應。 雖說馮紫英在其中安排了不少人事,不過周嘉謨和王圖來了之后也都是毫無異議,畢竟馮紫英是上任的江南巡撫,而且此番回去又是要上戰場,沒誰愿意去得罪一個蒸蒸日上的政壇新星。 尤其是像周嘉謨這種已經六十好幾的,本身又是湖廣士人,與馮紫英的座師官應震也相當熟稔,致仕也就是一二年間,還望著交好馮紫英,日后子侄輩也還能靠著結下一份香火情來鋪排。 所以當這一切都安排得差不多之后,馮紫英也就準備啟程回京了。 唯一讓馮紫英感到有些頭疼的就是迎春、惜春和鴛鴦了。 三女現在都不合適跟著自己回去,尤其是迎春的預產期就是這一二十天里,更是不可能,惜春也只有一個多月。 鴛鴦倒還好,但是同樣也不可能去顛簸這一趟。 所以想來想去也只能讓三女都暫時留在南京,讓玉釧兒跟在鴛鴦身邊,金釧兒跟隨探春和湘云一起回京。 還真不出馮紫英的預料,湘云都要在回京之前,天癸失期了,請郎中來一看,果然中了。 欣喜若狂的湘云和強作歡顏的探春形成了鮮明對比。 這一趟來江南,人人都有“斬獲”,唯獨她一無所獲,這份苦楚唯有在夜里抱著馮紫英淚眼漣漣地傾訴了。 好在湘云是剛懷上,所以影響不大,還能一起回京。 馮紫英自己都覺得這一趟江南之行,自己是火力全開了,一年時間里讓四個女人都懷了孕,這份本事足以向任何人夸贊一回了。 從南京租下官船北上,在揚州自然也要停留一日。 免不了在和甄寶琛歡好之余也要承受一番埋怨,甄寶旒懷孕了,現在和甄寶琛結伴而生,對甄寶琛來說倒是多了一個伴兒,只是甄寶琛見甄寶旒都有了身孕,自然也就有了一些念想。 馮紫英免不了又要許下一番諾言,才算是在二女的淚眼滂沱中起身北上。 一路北上,能夠感受到山東沿運河兩岸的變化,經歷了戰亂之后,山東恢復還是很快。 但是白蓮教的肆虐又讓山東遭遇了一次浩劫,但即便是這樣,頑強的山東百姓依然用自己的雙手使得運河兩岸的情況看起來不那么糟糕。 馮紫英沒有停留,一路北行,一直到河間府才算是放慢速度。 這里就是河北之地了,理論上河間府也會歸自己這個河北總督管轄,但是河間府的情況要比西面的真定、保定要好得多,馮紫英在河間府見了接替袁應泰出任河間知府的王之寀。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