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作為一個開全知視角認知遠超這個時代的人,朱由榔有責任扛著大明前行。 他的任何一個判斷有可能都會改變未來幾十年甚至上百年大明的走向。 就譬如下南洋,又譬如經營西域。 不論是哪一種,基本上都會直接改變歷史格局。 所以朱由榔下判斷很謹慎,絕不會輕易的一拍腦袋就做出決定。 從目前種種跡象分析,經營西域的最好辦法確實是從中原大規模的遷移百姓。 只有這種大規模的移民可以使得漢家兒郎在西域扎下根來,也唯有如此可以使大明朝廷對西域擁有真正的掌控力。 朱由榔不是一個好大喜功的人。 他更加看重的是平穩的過度和發展。 西域畢竟已經很久沒有在漢文化圈內了,需要一個適應的過程。 哪怕他看不到大明在西域絕對話語權的那一刻,但只要這是一個向好的過程就足夠了。 朱由榔十分認真的和張煌言一起商議了方案,最終命令張煌言和內閣拿出一套切實可行的方案和章程來。 有些事情是必須沉下心來做的,并不是拍拍腦袋就可以做到的。 按下這些且不表,卻說張煌言走后朱由榔并沒有停止思考,而是來到暖閣的輿圖前。 他走到西域的部分,仔細的端詳了起來。 西域,西域 這個名詞可謂是由來已久。 其實西域只是相較于中原西,在整個世界版圖內,西域甚至還沒有到所謂的中亞地區。 更不用說阿拉伯半島了。 因為蔥嶺和帕米爾高原的關系,西域是一個相對安全,較少受到外界威脅的區域。 所以才會有了近千年的繁榮。 當然,一切都是相對的。 在大食東侵后,事實上西域在文化層面已經與漢文化逐漸剝離了。 這種情況下,要想做到絕對的文化強勢,就必須要有果敢,要有文化的征服。 朱由榔現在做的就是這一步。 想想當年強漢盛唐,不就是靠著文化輸入最終形成了巨大的影響力和文化圈。 可惜的是沒用堅持下去,或者說人亡政休。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