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偷得浮生半日閑。 對朱由榔來說,能夠獲得游賞西湖這樣的機會實在是太難得了。 身為天子,身上背負的不僅僅是朱家一家一姓什,而是整個江山社稷,黎民蒼生的幸福。 其責任不可謂不大,朱由榔也常常告誡自己,千萬不能有麻痹大意,驕傲自滿的情緒。 歷史上無數的明君一開始都是英明神武,勤政愛民的。 可是隨著太平日子過得久了,他們開始變得傲慢自大,認為所謂的盛世都是自己一手打造出來的。 所以他們開始貪圖享樂,甚至是開始追求什么長生不老之術。 這簡直就是把帝國推向了深淵。 一般這種帝王都會導致一個帝國的衰敗。唐玄宗就是最好的例子。 單獨看他的前期和后期的狀態,你完全能夠感覺出來這簡直就是兩個人。 朱由榔可不希望步這些皇帝的后塵。他是好不容易好不容易才把大明從泥沼中拖回來的,在所有人認為大明已經不行即將行將就木的時候,朱由榔沒有放棄,這才有了奇跡。 所以他會好好的把大明帶上巔峰。 這就要求他苛刻的對待自己。 哪怕是在游西湖,朱由榔也沒有只顧著欣賞美色,而是下旨前去于謙祠。 于謙被英宗皇帝冤殺之后,就埋葬在了西湖旁。 百姓們也給于謙立了祠,紀念這位英雄。 后來弘治皇帝更是公然給于謙平反,至此所有人都敢在公開場合祭奠于謙了。 但是身為天子,親自前來祭拜,朱由榔是開了先河了。 畢竟自私一點的來說,朱由榔是英宗這一脈。 承認于謙就等于是否定了英宗皇帝,等于否定了自己的先祖。 但是朱由榔不在乎這些。 連弘治皇帝都能有這個心胸,他怎么就不行? 天子要駕臨于謙祠,上上下下自然是被錦衣衛排查了個遍。 但凡有絲毫的風險,都要在第一時間解決。 萬一出了任何差池,甚至是出現刺客,可不是他們能夠擔待的起的。 錦衣衛乃是天子親軍。 如果連天子都護衛不了,那錦衣衛還有什么存在的意義和必要? 至于虎賁軍更多的是負責西湖外圍的防御。 這一點錦衣衛和虎賁軍還是分的很明白的。 在一中內臣的簇擁下,朱由榔最終步入了于謙祠。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