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書院招考-《大明文魁》


    第(3/3)頁

    “正如大宗師之前所言,現在經義的考試,已純粹讓人分高下,而遠離實用之道,且經過這么多年,經義之范圍是越考越狹,多少讀書人只知走捷徑,而不用心于其中。倒不如變通一下,多從策論之中選拔出能夠經世致用的人才,這才是真正的為國求賢。”

    耿定力聞言嘆道:“老弟之言無不道理。”

    耿定力說完,踱步想了想于是道:“既是如此,我可以決定歲試,科試之中可以偏重于策問,但在院試之中卻不好如此主張。”

    歲試就是府,縣生員每年一考,不合格者要革除功名,合格者可給予廩生待遇。

    至于科試就是鄉試前的資格考試。

    這都在耿定力的職權范圍內,而有了這兩項林延潮就更可以讓書院的學子,不僅讀四書五經,更可以名正言順的治史,談論歷代興亡得失,古為今用,學以致用。

    當然還是那句話,策問不一定是最好的選拔人才的方法,但一定純粹于八股取士來得強。

    當然換句話說,八股取士也不是最差,至少比唐朝時詩賦取士來得強。因為八股不僅包含了詩賦,還囊括了經義等等。

    這也是一代更有一代的制度,到了今日公考覆蓋更廣。考試的范圍越大,考生想要尋捷徑找套路就越難,越可以選拔出真正的人才。

    所以施政者必須審勢而為,治史能選拔經世致用的人才,這不是經義取士能辦得到的。同時考試范圍擴大,就能篩落一批整日專研四書五經,死讀書的士子。

    譬如林延潮當年依仗記性好,靠著背誦范文蒙混過關。這不是林延潮一人如此,而是當年很多讀書人慣用的套路,萬歷年間就有一名讀書人在會試之中,連續默寫了七篇范文最后竟然金榜題名,此事一出也是朝野震驚。

    而林延潮勸服耿定力后,一旁的徐貞明,徐熥等人都是暗暗佩服,林延潮地位雖高,但耿定力這樣的大儒并非是因權勢能夠屈服的人,但林延潮幾句話下改變了他的觀念可見他的本事。

    然而二人的幾句話,就更改了福建科場取士的規矩,也因此不知改變了多少考生的人生軌跡。

    但是耿定力卻不是輕易可以說服的人。

    “不知道老弟這一次書院招考,可有以策問取士?”耿定力突然問道。

    林延潮點點頭道:“確有,我打算擬四書題三道,五經題兩道,以論史為主的策問題三道。”

    耿定力當即道:“老弟此舉不妥,對于那些寒門出身儒童而言,買一本論語都夠他們家中節衣縮食半個月,更何況動則數十萬的史籍,如此你讓他們如何辦?”

    林延潮聞言默然了一陣,然后道:“這也是無奈之舉,但矯枉需過正。我只打算將策問定為選作,若考生有空閑功夫可以答之,只定上下不作去留,大宗師以為此舉如何?”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