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老節(jié)度使倒吸冷氣:“此計雖妙,恐傷朝廷信譽……” “信譽?”秦恒抓起把沙土任其流瀉,“當(dāng)突厥人用換來的鹽鐵鑄刀時,誰會跟死人講信譽?”他轉(zhuǎn)向父親,“兒臣驗過,突厥戰(zhàn)馬掌紋雜亂,顯是長途奔襲所致。他們真正的目標(biāo),怕是疏勒糧倉。” 秦明頷首,解下腰間玉玦拋給兒子:“持此物調(diào)安西軍。記住,我要活口。”待眾人退下,他獨對星空輕笑:“這小子,連突厥馬掌都留意到了。” 七日后星星峽伏擊成功,俘虜?shù)耐回寿F族卻供出駭人內(nèi)情:高昌王竟與吐蕃聯(lián)姻,陪嫁中有三百車“會噴火的鐵管”。幾乎同時,長安八百里加急送至——工部火器庫失竊,遺失十具新研制的“霹靂火箭”! “好個里應(yīng)外合。”秦明摔碎茶盞,卻見太子鎮(zhèn)定地展開西域輿圖:“父皇,火器失竊是三天前,而高昌送嫁隊伍十日前已出玉門關(guān)。”朱筆在敦煌位置畫圈,“真正的火器,還在關(guān)內(nèi)。” 朔月之夜,敦煌烽燧升起三道紫色狼煙。蒙摯率玄甲軍突襲商隊,在運絲綢的駱駝鞍具里起出火器。幾乎同時,太子親赴河西大獄,用突厥俘虜?shù)钠つ揖颇乙鰞?nèi)應(yīng)——竟是戶部掌管軍械賬目的主事! “兒臣查過,”少年將賬冊擲于案上,“此人籍貫高昌,三年前由河西節(jié)度使舉薦入朝。”他抬眼望向父親,“而舉薦他的節(jié)度使,正是主張巡邊那位。” 秦明撫掌大笑,笑聲驚起塞外寒鴉。他推開暗格,取出一卷泛黃絹帛——竟是二十年前自己潛伏突厥時繪的部落關(guān)系圖! “恒兒,你看。”他指尖點向高昌王名旁的朱砂小字,“其母乃吐蕃公主,其妻系突厥貴女。這般人物,豈會輕易與吐蕃結(jié)盟?” 雷霆在少年眼中炸開:“他在演戲!真正想火中取栗的……是吐蕃!” 冬至祭天那日,河西捷報與吐蕃國書同時抵京。蒙摯生擒高昌王,繳獲的密信顯示,所謂聯(lián)姻竟是吐蕃借刀殺人之計。而秦明在祭壇上焚化的青詞里,悄然混入半頁《西域水文志》。 當(dāng)夜觀星臺,父子共飲姜茶。太子忽然道:“父皇,二十八宿的昴宿星光暗淡,似有異動。”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