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二百五十七章:典籍宮·道書-《大周守藏史》


    第(1/3)頁

    “風子安好!”

    正殿之外,風允站于殿前,望著這一片如汪洋之海般的異人氣息,其下多中年,不乏老者,位高權重,在各國之間都有著自己的名望。

    但齊聚在風都,皆為這風祠道天而來。

    對此,風允依照定立之規矩。

    “法伯,風祠之事,就交給您了。”

    法伯,先賢之通靈,是為皋陶也。

    風允在英、六、桐等地,就得其知,遂即使在道天未見過,也能依靠此緣法而通靈。

    此刻皋陶化作一白須老者,慈眉善目,頭戴冠,玄端加身,一副親和模樣,但眼中隱隱的堅韌鋒芒,卻若隱若現。

    “允能將此交托老夫,老夫自然秉承公正之理念,為風都看守風祠,絕不會徇私舞弊。”

    風允頷首,遂上前一步,對底下身份高貴的異人們道:“今日暖春之初,允在此開風祠之門。”

    “風祠之中有異術,容納數萬人而不逼仄,諸位可隨法伯入殿,尋緣法,入道天與先賢爭論人道,得何考核,得何機緣,皆靠諸位。”

    何為爭論?

    爭道、論道也。

    爭道——正如周公與召公、畢公對禮道的爭鋒,周公為先道者,若是召公與畢公的后道凌駕于先道,那在禮道一途中,召公與畢公的地位就將高于周公,若是以碾壓之勢,那恐即使周公為先道,也將被壓入塵埃,世人只知曉后之禮道。

    爭道之法,就是使用一道,相互而爭在此世之人族,勝者為大,是為此道主宰,修行裨益巨大,突破先道極限,達過去之不可能。

    這就是所謂——道無先后。

    而論道——坐而論之,就如三祖對風允設題,以在當世之情況,解此題,就為論道。

    論道不必為同道者,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論而觸及旁內,以補全自身之道也。

    所以在論道之后,先賢會拿出自己道的一部分,贈送于后輩,無私助力后輩之道,以全人族之繁盛。

    爭道、論道,皆以人族為大,是為人族道天之使命,人道之本源。

    根據三祖隱隱透露,這道天是伏羲與女媧氏所創建……

    “拜謝風圣!”

    這些已知曉道天為何,德高望重,名望不菲的異人們,紛紛在殿前低首而禮,此為敬道天,也是敬風允為人族所做。

    風允不語,而是對法伯頷首。

    法伯笑而上前。

    “諸位且隨老夫來,人人皆可進,與先賢爭論人道,非一時能畢,遂不必匆忙,應小心梳理自身所學才是。”

    此言出,那期待之異人們,多忐忑,但無一人遲疑,皆遂法伯繞行正殿,前往風祠。

    而正殿中,已經備好席位。

    風允隨之入殿,在其后,數十人也隨之入殿。

    其中,不乏有如桐國君這樣的君主,或是屈原、管仲這樣的一國大臣,或孔丘這般的方入仕者,或者是如莊周這般,悠然自樂,輕快的游士……

    無一例外,這些都是能依靠自身,入道天者,他們身上或許已經有了題,在此世做解,無需風祠溝通道天。

    “風圣。”歐冶快步,其非禮士,出聲禹越,此番激動下,卻是顯得莽撞了。

    但入殿之中,卻無人刁難,要知曉,能入此殿者,皆是在自己道內,先天拔頂之輩,此世中,難出二者。

    “歐冶先生。”風允笑而安撫,歐冶這才恍然,對風允一禮后道:“風圣,歐冶如今已離開了禹越,欲在風都久居,還望風圣方便。”

    “歐冶先生,風都之地雖小,但歡迎有學之人,能學之人,教學之人,此三學,歐冶先生皆有之。”

    周圍人聞聲,思索風允之意。

    不消片刻,皆明白——風允之言是說,風都地界不大,無法容納天下所有人,所以只留三種人,以免浪費其地界。

    其一就是有學識的人,這樣的人能為風都留下更新,更適合的道,這樣的人可以在風都作為隱士,不為學宮之弟子,但可以借助典籍宮之書,或是風祠之道天,以進修其道。

    其二是能學之人,就如風都學宮只招收通過道天一重考核的異人,或是聰敏之有望異人者一般,能學之人才不會浪費風都有限的位置,也是免得人看不清自我,徒勞一生,不得學,卻不得其解,困死在風都內。

    其三是教學之人,這個就是得道之人,可教學學宮弟子,為弟子傳道,為風都留學問。

    歐冶目光微動。

    “風圣,老夫欲在城西街開辦一鐵匠之所,傳授鑄造之道,還望應允。”

    風允聞之,點頭。

    “自無不可,鑄造,兵之矛戈所出之地,行軍無器,如何攻伐呢?”

    “之后還請歐冶先生著寫鑄造之書,留于風都典籍宮,以做傳世之學。”

    歐冶自無不可,行禮稱諾。

    風允回禮。

    諸位才紛紛落座。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