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493、494節 若君上不王,則奈天下蒼生何!-《葬元》


    第(3/3)頁

    “不對啊,五蛟捧一龍…如今湖廣的蕭隱自稱大梁皇帝,是一條蛟。江西的黃華自稱吳王,也算一條蛟,加上廣州那位多半成不了事的趙官家,也才三條蛟啊!還有兩條呢?”

    “還有兩條,估計還沒出來吧。再說,張半仙也未必真算的這么準,這可是天機,他敢泄露?”

    “只說一條,文相公是什么人?那可是文曲星下凡,本來是幫趙官家輔助大宋的,可趙官家不用。但如今,文相公在輔佐唐公,還得唐公重用,可知唐公必是真龍。”

    “笑話。唐公是什么人?那是大唐后裔啊,太宗皇帝的子孫,當然有天命,用得著張半仙掐指一算?”

    “好了,你們不要說這個。傳到唐公耳中,他老人家未必喜歡聽。只說眼下,咱店鋪里的商稅一下子少了大半,日子是好過了。但是別忘了,這可是唐公的恩典。倘若韃子又打回來,咱還有好日子過嗎?”

    “對!就是這個道理!萬不可再讓韃子回來!咱們該當出出力氣,別叫韃子再來!唐軍不是在招募新兵么?嗯,俺家那個小子,很有兩膀子力氣,就讓他做軍!”

    臨安,江寧等城池的百姓,坊間到處都在議論,可謂民心歸唐。

    可是在廣大鄉村,“輕徭薄賦令”的影響就小得多了。

    很明顯,清鄉完成之前,“輕徭薄賦令”無法在鄉村中推廣。

    …………

    吳興,沈家塢堡。

    吳興乃是江南名縣,屬于湖州路管轄。但說起吳興沈家,不但聞名湖州路,就是整個江南,也不會不知道。

    雖說幾百年前就沒了世族門閥的地位,但沈家起起落落,卻始終是湖州有數的巨族豪強。

    只要知道,沈家占了吳興四分之一的良田,壟斷了五分之一的太湖,控制了兩萬多人口,就知道沈家的強橫。

    千百年來,沈家始終是湖州的地頭蛇。在吳興,知縣說了不管用,除了達魯花赤,就是沈家說了算。

    在吳興鄉間,沈家族長,被稱為野皇帝,可見一斑。

    可是此時,威風了很多年的沈家族長沈燁不花,正愁眉苦臉的坐在祠堂,和一幫族老議事。

    堂皇肅穆的祠堂內,掛滿了沈家的列祖列宗,最中間的,正是沈約。

    不知道沈約得知后世子孫改用“沈燁不花”這個夷狄之名,會作何感想。

    雖然早就不是世族,但沈家通過科舉入仕,仍然是書香門第。家主沈燁,前宋時就做著戶部郎中之職。降元后,更是曾經做到行省左參政。

    眼看大元定鼎天下,沈家子弟也被舉薦送進官場,年事已老的沈燁不花,終于心滿意足的告老還鄉。

    然而,沈燁不花并沒有安心做優游林下的富貴閑人,而是當起了野皇帝。

    常言說,惡人到老其心也慈。意思是,壞人老了,反而會變的仁慈一些。

    可沈燁不花恰恰相反。年輕時他是風流士子,雖然有富家子弟的毛病,但不是一個壞人。

    可臨了臨了,老了反而越來越兇狠。

    讓沈燁不花變成一個惡人的原因,就是元廷官府授予他代征賦稅,安靖鄉里之權。

    不到十年時間,沈家仗著大元圣天子賜予的權力,橫征暴斂,巧取豪奪,虎踞鄉間,積累了大量財富。

    沈家在吳興翻手為云覆手為雨,家族子弟都過著富貴奢華的日子,甚至以言代法,對鄉民生殺予奪。沈家子弟,很多都充當鄉村之長,作威作福。

    前宋時,沈家雖然也逍遙,但和在大元朝一比,那就差得遠了。

    所以沈家上下對元廷,那是打心眼里擁護。

    可這好日子不上十年,殺千刀的李洛,竟然造反了!還殺了行省官吏,殘害士紳,這還得了!

    這不到一個月,叛軍就占了整個江南每一個州縣。如今湖州城和吳興縣城,就駐扎著叛軍兵馬。

    眼看叛軍對豪紳們毫不留情,而且兵馬犀利,沈燁不花當然害怕,甚至有過暫時投效叛軍的念頭。可是當打聽到叛軍要士紳們交出侵占的土地還給小民,釋放奴婢,捐獻錢糧,沈燁立刻就鐵了心對抗叛軍。

    他相信,大元天軍,一定很快會打回來的!

    到那時,賊臣李洛會被誅殺九族,全家凌遲。

    他還怕什么?

    只要堅持到大元鐵騎到來,沈家不但能保全,還有功勞。

    “六郎,吳興城里的叛軍,究竟有多少人?打聽清楚了么?”沈燁問自己的侄子沈珠。

    沈珠站起來道:“好不容易才打聽明白,吳興城有五百人,湖州城有兩千。整個湖州路,估摸在五千上下,統兵將領是個女人,名叫楊青雀。唐…叛軍人數是不多,但都是精銳,很難對付。”

    一個族老嗤之以鼻,“哼,李洛真是荒謬,竟讓女子為將,看來叛軍無人可用,兔子尾巴。”

    沈燁不花搖頭,渾濁的老眼很是陰沉,“不要小看女子。丁家,喬家都被殺了,難道不是這個女子做的好事么?聽說,浙南都是陳淑楨打下來的,她也是叛軍大將。”

    另一個族老神色憂慮的說道:“二兄,我家只有兩千民團,雖趕制了兵器,但并無盔甲,如何是叛軍五百甲兵對手?他們滅了其他家族,很快就會來沈家塢堡了。”

    沈燁之子沈瑛也道:“叛軍火炮厲害,我沈家塢堡雖然堅固,卻未必擋得住啊。”

    沈家塢堡是前宋時就開始修建的,這些年不斷修建,很是堅固。可笑的是,當年還是為了防備元軍。像沈家這樣的塢堡,江浙到處都是。元末給紅巾軍造成了不少麻煩。

    沈燁冷哼一聲,“叛軍不是宣稱愛護百姓么?不是搞什么輕徭薄賦收買人心么?那就讓鄉間百姓守衛塢堡,他們要是開炮發石攻打,打死的首先是百姓。”

    沈珠道:“叔父大人妙計!還有,吳興城雖然有五百叛軍,也控制了縣衙,但畢竟還要留下兵馬守城。能出動三百人最多了。”

    沈燁重重一頓手杖,臉上的皺紋都變得有點猙獰,咬牙道:“那就打!老夫有兩千民團,有百姓助我,何懼區區三百人!不信他們都是以一當十的蒙古鐵騎!”

    “李洛不給我等活路,我等也不給他活路!最多一個月,天兵一到,看他怎么死!”

    另一個族老道:“未慮勝,先慮敗。二兄,萬一塢堡被攻破…”

    沈燁不花道:“老四,我知道你的意思。但我家那么多糧食金銀,很難轉移到其他地方,根本瞞不過人的耳目。只有藏在塢堡,死守塢堡,反而安全些。”

    正在此時,忽然一個沈家子弟氣喘吁吁的奔進祠堂,“伯父大人,叛軍出城了,應該是沖著我家而來!最多一個時辰,必到!”

    沈燁猛然站起,蒼老的身軀似乎充滿了力量。

    他扔掉手杖,走到祖宗靈位上跪下磕頭,露出丑陋的髡頭發辮,沉聲說道:“祖宗保佑!保佑不肖子孫打退賊人,守護宗祠!不使沈家絕嗣!”

    一大堆人跪下來磕頭,其中竟然有好幾人,都露出光禿禿的頭頂,以及耳邊的兩條細辮。沈燁長子甚至完全穿著蒙古服飾,耳朵上還垂著大大的金環。

    祭拜完祖宗,沈燁帶頭離開宗祠,親自敲響塢堡的鐘聲,頓時整個塢堡傳來潮水般的聲音。

    ps:清鄉的確是有點殘酷,但是沒辦法,這些人鐵心當漢奸,只能剿滅。希望大家諒解。票票還是有點少,求大家投投票哦,嗚嗚~鬧心啊。今天就到這了,朋友們晚安,票票。

    清逸文學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