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現在是產業調整的陣痛期。”郭陽說道,這兩三年國內糧食連年大幅增收,糧食庫存的壓力確實很大。 尤其是玉米,整個國家庫存的玉米至少在1.5億噸以上。 即使因為糧價低,玉米種植戶轉種其它作物,但這也需要一個過程。 且玉米種植面積減少的速度不算慢了,去年減少了7000萬畝,今年又減少了3000萬畝,兩年實現了1億畝的結構調整。 玉米種植面積降到了3.2億畝,郭陽很清楚原時空國內玉米播種面積一路上漲,最后多年保持著6~7億畝的面積。 出現現在這種情況,完全是單產全面提高導致玉米供給的漲幅遠大于消費的漲幅。 相反,大豆種植面積雖然增加了八九千萬畝,但總產量增長依然小于消費市場的增長。 說明調整的還不到位,再多一兩年,這種情況也許會很多。 鮑春來長嘆道:“這調整也太久了,可能是天玉系列的高產特性,有產量保底,農民都舍不得改種其它作物。” 郭陽沒有接這話,問:“西北大區這邊玉米有多少?” “西北的玉米倉容總共20萬噸,現在都裝滿了。”鮑春來沉悶道:“今年各地又出現了賣糧難的問題,地方也在號召企業加大收購,我們也得拿出個態度。” “嗯。”郭陽點了點頭,“盡力協調吧,我覺得盡量還是從貿易上找突破口,西南不行就找其它市場。” “只能這樣了。” 農民賣糧難是政府該考慮的問題,但貿易公司玉米中心在西北也有訂單農業,這部分產量是必須解決的。 即使運輸成本高也只能認了。 “豐產不豐收啊!”郭陽感嘆道。 在京城期間,他就有注意到一些報道的變化軌跡。 先是各種歌頌糧食大豐收,糧食產量高產記錄,但過了一段時間,又變成了糧食賣不動,糧農欲哭無淚。 其實不是賣不動,只是價格不符合預期。 因為這些農民算賬時都以往年價格做比較,但現在單產越來越高,總產量也整體過剩,糧價根本漲不起來。 然而,也有糧農能接受這種‘低價’,出口企業也需要這種低價。 從出口市場上來說,巴西和南美的玉米生產成本也還有優勢,華夏的玉米出口市場是從老美手中搶過來的。 老美農業生產雖然暫時受困,但其依然是這個星球上數一數二的農業生產大國。 其農產品依然需要消費市場。 一旦價格太高,國內玉米在國際市場上的受歡迎程度也將下降,這就造成了市場上有人歡喜有人憂。 另外,還有流通上的問題。 思考了片刻,郭陽又問:“你計劃怎么做?” “只能再催玉米加工廠,看能不能再提高產能。”鮑春來苦笑道,其實他清楚,玉米加工廠壓力也不小。 “我也聽聽。”郭陽沉吟道。 去年他專門組織了一場有關玉米加工的會議,提出了‘靠技術把每一粒玉米吃干榨凈,一粒玉米長出一棵產業樹’的目標,也不知如今的進度如何了。 … 嘉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嘉禾糧油旗下的玉米深加工企業,在各玉米主產區都設立有分公司。 目前已在吉省、豫省、魯省三個地區有工廠投產。 主要產品有淀粉類、飼料原料類和酒精類。 三個工廠加在一起,一共形成了約250萬噸玉米的深加工轉化產能。 “鮑總,不是我不通人情,豫省也是產糧大省,玉米產量遠比西北高,這舍近求遠也不是個事兒啊!” “老鮑,你覺得從西北把玉米運到東北來,這聽著靠譜嗎?” “既然都能通過隴海線運出來了,為什么不直接賣給外商呢?” 鮑春來接連三次吃癟,而且被拒絕的理由有理有據,讓人無法反駁。 “看來西北沒法再繼續收購糧食了。”鮑春來頗為無奈,“物流銷售渠道還是太單一了。” 按前兩年的情況,這段時間應該每天都有西北玉米發往西南地區,貿易量也還不錯。 不過玉米良種更新換代的風也吹到了西南,當地玉米缺口基本實現了自給。 而貿易公司玉米中心依然按往年的節奏在西北收購玉米,結果就造成了現在的情況。 郭陽在一旁見證了全程,乍一看上去,這和信息搜集不到位有關,其實本質原因還是內需沒開發出來。 國內玉米的消費潛力是巨大的。 今年國內玉米產量2.24億噸,需求約1.5億噸,依然有7000多萬噸的過剩。 但原時空國內一年的玉米消費量已多年保持在2.8億噸以上,相當于現在的產量還不能滿足需求。 “我給熊景打個電話。”郭陽沒有避著鮑春來,直接撥通了熊景的電話。 熊景是現在嘉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總經理,曾和方曉章搭檔,郭陽也見過數面,留了號碼。 電話很快被接通。 “喂,董事長,你好。”熊景也沒料到會突然接到大老板的電話,以為是出了什么事,心里還有點懸吊吊的。 郭陽開門見山問道:“在建的項目全部投產,玉米深加工產能一年能達到多少?” “700萬噸。” “也就是說還有450萬噸沒有投產?” “是的。”熊景想了想,沉吟道:“還有個很麻煩的問題,即使投產了,也很難全力生產。” 郭陽挑了挑眉,“也是產能過剩?” 熊景說道:“對,這兩年國糧、西王、玉鋒等企業都在瘋狂擴產能,下游市場競爭也很激烈,如果等在建的項目都投產,國內市場可能就真飽和了。” “乙醇呢?” “也一樣,乙醇下游領域主要有白酒、醫藥、化工產品和燃料乙醇。其中,白酒約占40%,是乙醇消費的主力,化工和醫藥產品占30%,但這三者都是供給過剩,唯一有指望的就是燃料乙醇,奈何推廣不給力啊!” 郭陽聽明白了熊景的意思。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