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你好,這里的紙,是可以隨便用嗎?” “同學你好,是可以用,但是最好不要浪費,畢竟這是書法社資金購置的。” 鐘岳翻開一刀宣紙,抽出了一張四尺大宣,將借來的《論語別裁》翻到讀到的那一節,開始即興臨摹起來。 這筆,說實話,很次。應該是工業粗制的羊毫筆,一刮就掉下幾根毛來。筆法圓滿之后,鐘岳提起筆的時候,就成竹在胸了。 …… 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共”即“拱”。這幾句話,表面上看來,非常容易懂。孔子提出來,為政最重要是“德”。說到這里,我們要注意,春秋戰國時代,“道德”兩個字,是很少連起來用的,那個時候,道是道,德是德;魏晉南北朝以后,到唐宋之間,才把這兩個字連起來,變成一個名詞為“道德”;到現在年輕人一提到道德,都當成討厭的名詞。這是文化思想的演變。 …… 南懷瑾大師是學者,是國學大師,不過敘述的文字都是很平實的語言,不似季羨林這樣的文學、國學大師,可以將文字更具可讀性和文學性。 但是文學往往是抽象的。綠樹蔥蘢,可能有文化的人,會一眼明白何意,但是對于文學小白來講,不如綠樹茂盛來得直白,有畫面感。 鐘岳進入狀態之后,往往用筆就愈發老練起來,枯筆直至墨盡,不然絕不沾墨。 書法社的幾個同學見到默默創作的鐘岳,都過來參觀參觀。更多的,就是想看看這個初學者幾斤幾兩,來獲取內心一絲優越感。 “這人寫得什么體啊,隸書嗎?寫得真難看,還不用字帖,居然隨便找了本書在創作?” “隸書最明顯的就是蠶頭燕尾,不像隸書。” “這楷書寫成這樣,也真是丑。咱們要不要幫助幫助他,你看他運筆用的都不是中鋒,羅老師不是說了,中鋒行筆,他居然用側鋒!” 站在一邊的男同學終于是走了過去,微笑道:“這位同學,你好。” 鐘岳停筆,微笑道:“你好。” “我是書法社的社長魏凱,大三物流專業。很抱歉,打擾你創作了。” 鐘岳放下筆,笑道:“學長好,我叫鐘岳。大一電氣專業。”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