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十四章 天馬行空(3)-《逃出母宇宙》


    第(1/3)頁

    在洞口另一端,他們看到金屬氫同船艉連在一起,肯定不是焊接,而像是凝結。對接口被“副油箱”擋住后,雖不能完成飛船對接,但人還是可以通過的。一行人通過雙層氣密室進入船艙,脫下太空服,進入大廳。放眼看去,飛船內果然一片濃綠,綠遍了每一個角落,不過不是普通的柳樹,它們都袖珍化了,枝條更加柔細,葉子更加纖巧,模樣幾乎像地球上的文竹,這自然是洋洋的功勞。近千名光頭赤足的“諾亞”號船員集合在大廳中迎接他們,亢奮的歡呼聲經久不絕。魚樂水首先看到了兩只黑猩猩——應該稱兩位黑猩猩了。他們也在歡呼,是通過脖子上掛的語音轉換器。魚樂水笑著同前排的人擁抱,包括兩位黑猩猩。黑猩猩阿茲說了一句什么,魚樂水沒聽懂,柳葉笑著翻譯:

    “他是在向你秀漢語哩,說的是: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她這一說,魚樂水悟出,阿茲剛才確實是在說這句話,便由衷地夸獎:“阿茲不簡單,正在學習《論語》吧?”

    阿茲驕傲地點頭。瑪魯用英語急切地問:“布魯瓦來了嗎?”

    “很可惜,他沒來,年齡太大了。”

    瑪魯非常失望,怏怏地說:“我想他。我第一愛他。”她看看阿茲,機敏地補充,“我也第一愛阿茲,兩人都第一愛。”

    那位丈夫一點兒也不吃醋,認真地點著多毛的頭顱。魚樂水笑著說:“謝謝,我替布魯瓦謝謝。我回去后一定向他轉達你們的愛意。”

    一行人穿過歡迎的人群,來到指揮艙,柳葉立即開始正題,“嫂嫂,昌昌,你們不顧危險,用扒火車的辦法追上我們,一定有重要原因吧?”

    姬繼昌說:“是的,柳葉姑姑,你們上次信中提到的幾大科學突破,地球上同樣做出了。只有一點不同:孤立波的半周期不是四十六年半,而是六十二年。”他正視著柳葉,強調道,“經過嚴格的復核,地球上的觀測值是正確的,你不必懷疑。我想,飛船上的觀測儀器畢竟簡陋一些,所以才會出現這樣的錯誤。但這意味著,按照你們原定的計劃,當‘諾亞’號連續盲飛到孤立波結束、然后脫離蟲洞之時,你們面臨的宇宙并非已恢復為溫和膨脹,而正好是處于疏真空極值,那就危險了。”

    柳葉愧悔地嘆道:“我的天,我們的觀測非常嚴格啊,沒想到會出這樣大的紕漏。謝謝你們的及時通知。不過,”她迅速進行了心算,“按你們的數值,膨脹孤立波將在距現在一百七十四年后才結束,‘諾亞’號的氫燃料,包括我們新搞的那個副油箱,都不足以使用到那時候。”

    “不用擔心。我們盡可能為你們準備了一些,待會兒就泵送過去。柳葉姑姑,你們最早進入連續蟲洞飛行,蟲洞內因而保持著最好的密真空狀態,所以你們無疑是最聰明的地球人。請小心保持它,整個人類都將受惠于你們。”

    “謝謝,謝謝。”

    兩邊的船員準備來一個聯歡。“天馬”號船體較寬敞,聯歡會場就定在“天馬”號的大廳。這邊的船員穿上太空衣,陸續來到后邊的“天馬”號。雙方互相介紹了這些年的情況。“諾亞”號同樣做出了億馬赫飛船的理論突破,但囿于條件無法實施,只是在飛船現有條件下做了一些小的改進,現在船速能達到二點五馬赫。他們對“天馬”號薄而透明的船殼及其億馬赫速度都非常艷羨,甚至想立即過一過飆車癮,但卻無法可想。為了保持“諾亞”號所處的高質量空間,他們只能不停地飛下去,直到一百七十四年后疏真空結束。魚樂水忽然問:

    “小天使呢?這半天怎么沒見著他?我高興糊涂了,竟然把他給忘了。算來他已經二十歲了吧。”

    “噢,他一定是正陷在‘深思’中。我這就喊他過來,還有他的幾十個同齡伙伴。”柳葉用報話器做了通知,對嫂嫂解釋說,“我向地球通報過,說諾亞人學會了‘冥思’式思維,但新生代們對它做了新的拓展,能夠隨時進入一種深度冥思狀態,就像氣功的人定,可以使思考效率再提高十倍左右。我們稱之為‘深思’。可以說,普通智商的人只要進入深思,都會成為天樂哥那樣的天才。喏,他們馬上就過來了,我得事先告訴你們,這些新生代一向是赤身裸體。他們說,生活在飛船這樣恒溫的、理性主義的環境里,既不需要避寒,也不需要遮羞,衣服已經完全失去了必要性。”

    此時,幾十個“新生代”已經絡繹來到“天馬”號,脫去太空服后來到大廳。他們年紀都在二十歲以下,有男有女,同其他船員一樣光頭赤足,只是身上不著一絲。他們目光沉靜,身材健美,皮膚光滑潤澤,渾身漫溢著一種無形的光輝,一種不可言表的神性,但顯然不習慣大廳中的亢奮,在長輩的催促下才走過來,同來自遙遠地球的親人們擁抱。魚樂水把朝思暮想的小外甥緊緊摟到懷里,忍不住熱淚盈眶。但她悲傷地發現,對方的擁抱純粹是禮節性的,并沒有內在的熱情。這些新生代顯然不喜歡這樣的親情傾瀉,他們以施舍的態度同親人擁抱后,很快從圈子中退出去,默默站在四周,以冷靜的目光觀察著亢奮的大人們。

    魚樂水悲傷地看到,從擁抱到離開,小天使一直沒有問及地球上的親人,沒有問天樂舅舅、外公外婆、爺爺奶奶,而這些老人,尤其是天樂媽,可是時刻把小外孫掛在心尖尖上的,當年為了怕“諾亞”號陷在“泥沼”,婆婆流過多少淚啊。同時,她不免想起柳葉在第一封信中說過的話:“我每天都在對他念誦你們的名字,展示你們的照片。他永遠是外婆膝下親親的小外孫!”與眼下的情況對比,魚樂水的心中鋸割一樣地疼。

    在這個瞬間,魚樂水忽然想到柳葉曾斷然逃離“諾亞”號的決定。她那時的擔憂是對的,那些擔憂已經落到她的親生兒子身上。短短二十年,“諾亞”號上已經形成了一支異化的新人類。他們傳承了人類的文明,但同人類已經沒有什么感情上的維系。那么,兩百年后呢?當飛船遠離地球十萬光年后呢?

    十三歲的豆豆非常崇拜天使這樣的“前輩宇航員”,一直在他們周圍打轉,想和他們親熱。但過了一會兒,他怏怏地返回,小聲說:

    “魚奶奶,這些光屁股家伙都是200型生物機器人,不帶感情程序的!”

    魚樂水苦笑著拍拍他的腦袋。忽然天使向這邊走過來,魚樂水忙對豆豆說:“他來了,你不許再亂說!”她想,天使主動過來會說些什么呢?只見天使徑直走到魚樂水身邊,客氣地說:

    “魚……我應該稱你舅媽吧。你回地球后,請向楚天樂舅舅轉達我由衷的敬意。他僅以自然智商就做出如此多的發現,堪比我們的深思智商,確實是不世出的天才。”

    他總算問到天樂了,而且話中也能感受到他的真誠,但這種真誠是純理性的,不帶一點兒溫度。對方的冷靜也影響了魚樂水,她斂容回答:“謝謝你的贊揚,我一定傳達到。我想我的丈夫會羨慕你們的,你們發展出了深思技藝,又處在能激勵智商的密真空中——這可是全宇宙中唯一保存下來的優質密真空!相信兩百年后,當你們返回地球時,已經把飛船文明發展到了令地球人仰視的程度。”

    天使沒有謙讓,點點頭道:“可能是這樣的。不過,畢竟地球人有巨大的基數,七十億人中如果能出現百十個像楚先生那樣的天才,那么,地球文明還能與諾亞文明并駕齊驅。”

    兩人含笑對視。此時魚樂水的情感相當復雜,對這位外甥既有仰視(為了他的天才和無形的神性),也頗為憐憫。他一出生就囚禁在飛船上,尤其是近十二年來,飛船一直處于蟲洞狀態,他們等于是生活在不見天日的活棺材中。所以,他們逃避人世,躲在“深思”的世界里尋求心靈寧靜,追求智力快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無論如何,她無法再與天使進行感情上的溝通了。他們含笑對視片刻,天使客氣地點點頭,仍舊退回到圈子之外,保持著冷靜的沉默。

    此后的閑聊中,魚樂水摸清了“諾亞”號的現狀。現在,以天使為首的新人類已經成了飛船事實上的核心,他們組成了一個智囊團,飛船上的所有事項都要先經過智囊團的討論,得出大致意見,然后報船長批準實施。這也是飛船改為女性船長的重要原因,因為這些人盡管感情冷漠,畢竟與母親更親近一些。亞歷克斯、賀梓舟等老輩船員都痛快地認可了這個變化,因為具有深思技藝的新人類確實比其他人高出一籌。但他們還是盡最大努力,把“付諸實施”的權柄握在老一輩手中,這類似于人類對電腦的態度。至于這個權柄還能握多長時間,沒人能回答。

    這邊姬繼昌也沒有耽誤時間,已經安排船員接通管道,向“諾亞”號泵送液氫。與此同時,他們也向“諾亞”號提供了準確的空間坐標,因為后者在盲飛狀態下無法依天文觀察確定坐標。在提供技術參數時,無意中有了一項重大發現:兩艘飛船的原子鐘有高達八十六萬秒的誤差,也就是說,“諾亞”號上的時間快了將近十天!何以如此?不知道。按照蟲洞理論,飛船相對本域空間是靜止的,沒有相對論時間效應,所以兩艘飛船的時間都是宇宙靜止時間,應該是絕對同步的。但顯然有某種未知因素影響了“諾亞”號的時間速率,而且是變快而不是變慢——按說,以超光速航行,即使有相對論時間效應,時間也該變慢才對啊。柳葉皺著眉頭思考了半天也想不通,姬繼昌同樣想不通。柳葉咨詢兒子的意見,天使對此非常重視,說:

    “此刻我不知道,但我覺得這個現象非常重要,它是三態真空理論天空中的一片烏云,也許足以顛覆整個體系。我們要立即進入深思,盡早勘破這個秘密。眼下我能肯定的是:我們對孤立波周期的觀測誤差,肯定與原子鐘的誤差有關。”

    他顯然已經進入臨戰狀態,帶著幾十個同伴匆匆返回母船。姬繼昌對柳葉說:

    “根據我們‘扒上火車’前的觀察,‘諾亞’號的方向正對著大角星,不是對著中心,而是對著大角星半徑的中點處。飛船此刻與大角星已經非常接近,按二點五馬赫的速度,只有不到一天的路程了。”

    柳葉說:“我們很欣慰啊,看來‘諾亞’號的方向掌握得很好。在進入連續飛行前,我們是以大角星校準了方向。這么多年盲視飛行后,誤差也不大。”

    “你們打算從這顆紅巨星中穿越而過嗎?”

    亞歷克斯回答:“對,當初把大角星設定為航標時,就有這個打算。蟲洞式全盲飛行難免與某個天體相撞,那就讓我們先做一個實驗吧。”

    姬繼昌有點稍稍猶豫,“我們跟在你們后邊來一次穿越也未嘗不可,但我想,這樣重要的首次穿越,最好有一個站在圈外的觀察者。”

    “沒錯,能有一個觀察者,是可遇不可求的機遇。”
    第(1/3)頁